香港M+:耗时10年的亚洲首个当代视觉博物馆
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一座相对扁平却气势磅礴的建筑——M+博物馆在去年11月开放,两个月内热度不减,已有超37万人次参观,日均5000人。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了解到,M+博物馆是香港崭新的视觉艺术博物馆,隶属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是亚洲首个全球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收集、展示和诠释:视觉艺术、设计、建筑和动态影像。M+具有了囊括一切的“野心”,M代表Museum(博物馆),+代表Plus(更多)。
从维多利亚港望向M+大楼
在开馆当天的舞狮仪式中,一些博物馆员工喜极而泣,成为香港社会新闻的头条之一。馆长华安雅(Suhanya Raffel)也显得异常激动,“美成在久”,她形容这个漫长的等待。开馆后的好几天里,观众最常说的依旧是那句话:“香港终于有了座像样的博物馆。”
一、历经磨难
建筑设计工作由瑞典建筑师事务所Herzog&de Meuron,联同香港TFP Farrells和香港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合作完成。2009年到2010年期间,委员会成员到全世界拜访建筑师,参观了超过50间事务所,最终由赫尔佐格以“简单但不过时”的设计打动了委员会,拔得头筹。
再后来,建造困难碰上预算吃紧,长达七年的馆藏建设工作也遭遇纷至沓来的质疑,“以大价钱购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作品,值得吗?”“真的能成为纽约MoMA、伦敦泰特、巴黎蓬皮杜的‘亚洲回应’?”
2019年疫情来袭,M+难上加难。
但无论现实世界有多停滞不前,艺术仿佛总能给我们带来希望。
2021年12月31日,停了两年的跨年倒数活动,在香港再次举行。面向壮观的维多利亚港,M+博物馆的巨型LED屏幕化身倒数时钟,“五,四,三,二,一......”
二、精彩设计
M+博物馆外观
M+博物馆的外观设计简约大气,由一纵一横的雄伟建筑物组成。宽广的横向基座平台连接着天台花园和园区内其他设施,纵向高楼则与香港都市景致互相呼应,而且外观随光线与天气状况而改变。另外,M+大楼外墙还设有LED媒体系统,可用作展出艺术家的流动影像作品。
为充分利用选址和空间,使设施发挥最大功能,M+博物馆的内部设计布局非常复杂。共设三十三个展厅,另设有三间戏院、一间多媒体中心、一间学舍、一间研究中心,还有博物馆商店、餐厅、咖啡厅、办公室、会员楼层,以及可以饱览维港景色的天台花园。
M+博物馆的“南展厅”
为推行无障碍通行,M+大楼采用“通用设计”原则,设置了多个出入口,且展厅大多设于二楼平台,以给予访客流畅及相互连通的观展体验。
其中,M+还特别打造了一间“希克展厅”,专门用于陈列展示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于2012年向M+捐赠的千余件中国当代艺术品。
M+博物馆的“希克展厅”
除此之外,这座设计独特的大楼还有多处值得特别关注的建筑特色。
1
潜空间
M+大楼的正下方是港铁机场快线及东涌线地下铁路隧道,这为博物馆设计带来了挑战,但也促生了设计的灵感。Herzog&de Meuron在隧道旁开凿出一个大型展区,命名为“潜空间”。它不仅可以容纳不同类型、不断更替的装置作品,也是M+博物馆与这片土地连系的象征。
M+博物馆“潜空间”
2
陶瓦外墙
玻璃幕墙大楼在香港随处可见,M+大楼的设计有别于这种视觉语言,却又与之呼应。该楼的混凝土结构外以墨绿色陶瓦覆盖,精致而又富有质感,而且有助于建筑物抵御长期受热力、湿度及风力侵蚀的影响。随着光线及天气状况的改变,陶瓦外墙还会在颜色深浅层次上发生变化。
从艺术公园望向M+大楼
3
LED屏高楼外墙
大楼的南面外墙是一面展示屏幕,可用于播放丰富多变的媒体影像。一方面,LED屏上的流动影像可配合M+展映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这也为面向维多利亚港与香港岛的都市景观增添了别样的姿彩。
4
光庭
大楼内的“光庭”,由地板上的巨型缺口和天窗组成,连系地底楼层、地下及平台楼层。访客可以从上至下、细致感受这一建筑的气势恢宏,深入而亲近地领略置身其中的美妙。
M+博物馆地下大堂
5
多用途空间
大楼内设有大小不一的多用途空间,策展人及艺术家可按需要选择场地举行各种节目。名为“大台阶”的观赏大厅宽敞开阔,适合聚会,亦可灵活用作举办演讲、放映会及其他活动的场地。
M+博物馆“大台阶”
6
学舍
可欣赏维多利亚港景致的“学舍”,是提供教学、诠释及启发思考的空间,当中设有名为“会堂”的活动空间、工作室和会议室,可展示节目、举办活动。此外,“学舍”的斜屋顶还可以通往天台花园。
7
户外聚会空间
天台花园位于平台之上,是一个户外空间。它与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相连,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香港岛及离岛景致。
8
竹制设施
长椅、接待柜台及售票处等室内装潢均以竹为素材,令人联想起香港随处可见的竹棚等临时结构。
9
综合建筑群
M+大楼是整个新建筑群的一部分,此建筑群还包括修复保管中心及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修复保管中心的功能是维护、修复及储存与日俱增的M+藏品系列,并管理相关档案。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则是一座十六层高的大楼,将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的新总部,大楼内还设有零售、餐饮与消闲设施。
眼下,M+博物馆正在开展重要的筹备工作,包括稳定环境、内部装修、运送永久藏品、装置藏品和物件等,以期于今年年底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三、丰富馆藏
近年来,M+博物馆一直在积极建立和丰富博物馆前期的收藏,并先后收到来自当代艺术赞助人仇浩然、收藏家及艺术家林伟而及其夫人林梅若梅、收藏家管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的重要藏品捐赠。
1
M+的收藏策略
每个美术馆都有馆藏,但很少有像M+这样把收藏策略展开叙述给民众,让我们一探究竟。
#时期
M+对于“时期”的界定,会考虑作品的性质、领域及展示方式而灵活处理。对于年代顺序的讨论,是因应和着眼于视觉文化的新趋势和现有研究,以求反映定位和工作之混杂及当代特质。
M+议题,探索香港粗野建筑
#地域
M+藏品以香港视觉文化为其核心,涵盖二十至二十一世纪的重要作品,包含前辈及新进艺术家的作品,反映文化生产的历史发展及当代叙事;藏品以香港为出发点,网罗丰富而全面的中国视觉文化作品,再向外延展至亚洲其他地区,以至世界各地。
M+议题,物件与疫情带来的焦虑
#跨领域
当代文化生产经常横跨或牵涉不同领域,现今不少艺术实践,都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视觉艺术的创意等领域交叉孕育的成果。跨领域实践是全球趋势,但在香港以至亚洲地区,协作与跨界合作更见蓬勃,创作更有活力,因而情况更为明显。M+认为跨领域实践的趋势质疑了艺术范畴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而这种分野主要是欧美艺术界构想的产物。每一领域、艺术类型和实践均有其特殊性和历史,但也可以以广泛全面和兼容并蓄的眼光来看待当代视觉文化。
2
藏品初探
《我们人民(局部)》(2011-16)
傅丹(Danh Vō)
B2层潜空间
在博物馆下层的潜空间内,一件波动起伏的触目铜制雕塑立即引起我的注意,出自丹麦籍越南裔艺术家傅丹之手笔。这是其创作系列《我们人民》的一部分,由自由神像重建为一比一副本的长期项目。这个系列从未打算统一展出,约260件组件分散在世界各地,曾出现于逾15个国家,亦曾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巴黎东京宫等机构展出。
M+的版本(自由神像的右肩和腋下)以其巨大尺寸笼罩观者,而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著名标志相对地细致入微,反映傅丹从多角度重新诠释自由的意义。
《双圆桌》(1997)
陈箴
B2层潜空间
一进入潜空间,我看到1980年代移居巴黎的中国概念艺术家和雕塑家陈箴的作品《双圆桌》,尤甚惊喜。陈箴于欧洲享负盛名,在中国比较低调,我希望其声名可以随着M+的开幕而提升。
2000年,45岁的陈箴在巴黎去世。虽然我从未拜访他本人,但我曾于其家中与他的妻子会面。25岁时,艺术家确断溶血性贫血,当时医生告知他只能多活5年,而这一经历其后亦影响了他的创作。陈箴知道他在世时间有限,所以矢志成为一名艺术家,致力研究他认为重要的议题,而我一直对陈箴作出这个选择而感到兴趣。在法国,他已经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其作品也走在文化对话的前沿。
《双圆桌》由28张东西方的椅子组成,椅子的座位粘在两张圆桌上,无人能够围坐。“永恒的误会”五字刻在作品中心,以及三张婴儿椅,暗指文化和世代之间的冲突。尽管人类希望相互理解,发起对话,粘合的椅子却使这个想法变得不可能,不禁让人思考如何才能达至理性沟通。作为一个身处海外的法国国民,我对这个想法有着特别的共鸣。
《足下》(2014)
杨东龙
地下大堂展厅102
杨东龙是我今年较早时的新发现,通过刺点画廊展览认识他。其作品中的静默让我着迷,我也偏好艺术家迫使观者重新评估香港的各种空间和面孔。《足下》尤其引人注目,因为观者无法确定观看场景的有利位置。当你停在上方时,你的眼睛会寻找可以聚焦的东西,也许是打开的窗户、推车或藏在一侧的画作,但你无可避免地被地板吸引——地板本是作品中沉闷和全被忽视的特征,却以精致的深度和色彩呈现。杨东龙的作品迫使观者重新考虑对香港不同地区和人物的交替解读,这或许是M+未来几年的恰当比喻。
《被钉十字架的电视机──天堂也不听的祷告》(2021)
张英海重工业
2楼焦点空间
甫一走进焦点空间,这件威风凛凛的十字形视频作品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大胆的动画文本,灵感来自反覆出现的战争和内乱新闻,每时每刻闪烁变化,与爵士打击乐、飘逸吟唱和中国弦乐旋律优美的原创配乐同步。我完全被其冥想品质所吸引,以及喜欢作品将日常生活、美学和庆祝的小插曲与苦难、人际关系、政治和艺术等主题相互编织。张英海重工业由韩国艺术家张英海和美国艺术家 Marc Voge 组成,他们是‘网络艺术’的两位先驱,而‘网络艺术’是 90 年代后期的艺术运动。早在NFT和数码艺术兴起之前,该流派经已融入更广泛的当代艺术创作。他们的美学保持一致,只要艺术家制作新品并在国际展示该项目,这件特别的作品将会每六个月更新一次,确保《被钉十字架的电视机》的持续相关性。
《清友寿司吧》(1988)
仓俣史朗,Ishimaru株式会社
2楼东展厅213
必看的 《清友寿司吧》由日本家具和室内设计师仓俣史郎设计,当中一砖一瓦地从东京新桥区街道拆除,并重新安装在M+东展厅。一进门,观者看到一堵对角弯曲成钢板立面的亮蓝色墙,营造出一个充满机关的私密门口。无缝的雪松板从吧台后面延伸,穿过天花板,立于对面,背后发出柔和的夜光。个性家具、灯具和大门在室内空间中塑造出一种微妙的平衡,而这种蒙德里安式氛围尤其见于酒吧在1988年开业时的日本经济繁荣时期。餐厅最终于2004年结业。
《亚洲土地》(2003)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
2楼西展厅
M+另一必看景点无疑是安东尼·葛姆雷的大型作品《亚洲土地》,是一片约为手掌大小的泥人海洋,当中每个人偶于2003年在五天内单独制成。一进门,观者面对20万个目不转晴的人偶眼光,而在画廊的另一边,他们的制造者照片专注地盯着镜头,而这群制造者是300名来自广东象山村(现广州市华东镇)各个年龄层的村民。这个项目同时是中国辽阔土地的有力象征,也是在经济蓬勃发展下,有关人民生命的温馨提示。
孙国岐、张洪赞《引来银河水》1974年
这幅《引来银河水》,是1974年由孙国岐、张洪赞两位艺术家完成的,一群年轻的工人在修引水渠的场面。它的尺寸特别巨大,在物质生活很贫乏的当时,用这么大的一张亚麻布来画画,本身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最主要的人物在横向三分之一和竖向三分之一的黄金分割点上展开,推东西的年轻人,都是呈阳光放射状,呈现一种很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当时作品的鲜明特色之一。
黄锐《花》1981年
尹秀珍《衣箱》1995年
赵赵《两女一男》2009年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会慢慢停歇,转而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探寻。M+博物馆对当代艺术经典的整合展示,是艺术家精神思考的最高体现,相信人们在这里会获得不一样的精神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