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博物馆 探寻七彩高原的文明足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2月20日 第 07 版)
音乐家聂耳生前使用的小提琴。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战国牛虎铜案。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作为昆明市的地标性建筑,云南省博物馆北接广福路,西临宝象河,东与云南大剧院相望,南接季宏路,四周景观通透,庄重大气。
走近博物馆,这座造型独特的建筑物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博物馆主体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形似云南“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建筑;外观颜色为红铜色,意在体现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建筑外墙造型和表面纹饰好似风化的石林。
云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2015年迁至广福路新址。新馆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地面5层、地下2层。宽敞的展陈空间、功能齐全的服务设施、精心打造的绿化景观,给观众带来美好的体验。
探秘古滇青铜文化
云南省博物馆现有23万余件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09件(套),藏品类别丰富,年代跨度大。馆内基本陈列“云南历史文明陈列”包含六大展览:“远古云南——史前时期的云南”“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南中争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云南”“妙香佛国——唐宋时期的云南”“开疆戍边——元明清时期的云南”“百年风云——近现代时期的云南”,共展出馆藏精品文物1万余件(套),以通史陈列的形式叙述了从远古时期直至云南和平解放的历史进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在红土高原创造的辉煌文明。
云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马文斗介绍,“远古云南”是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展览的一大亮点,通过沙盘、文物、模型、影视资料、场景再现、高新电子设备等,展示云南远古生物与地质环境、人类起源与民族多元格局形成原因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意义。
走入“文明之光”展厅,一幅青铜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展览分为云南青铜时代的开端、云南青铜时代概况、西南夷的翘楚——滇国、汉代的益州郡4个部分,带领观众走近神秘的古滇国,感受云南青铜文化的光辉灿烂。
关于云南何时进入青铜时代,学界有夏代初期、夏代中晚期和公元前12世纪末等说法。在长达1000余年的云南青铜时代,其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的表现形式、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著称。
战国牛虎铜案造型奇特,构思新颖,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云南青铜文化艺术的杰作。
牛虎铜案1972年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葬群中墓坑最大、随葬品最多的24号墓,高43厘米,长76厘米,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一头体壮的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反弓的牛背作椭圆形案盘面,一只猛虎扑于牛尾,四爪紧蹬于牛身上咬住牛尾,向着案盘面虎视眈眈。大牛腹下站着一头悠然自得的小牛,首尾稍露出大牛腹外。
马文斗介绍,案又称“俎”,是中国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牛虎铜案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这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牛牲在祭祀三牲中居首位。虎在古滇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常立于滇人祭祀的铜柱顶端,为崇拜之对象。
贮贝器是古滇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在其他地区从未发现。贮贝器类似于现代的存钱罐,古滇国贵族用它来储存货币海贝,它也是彰显权贵地位、祭祀祖先、歌功颂德的重要器物。目前,云南省博物馆共藏有贮贝器30余件,这些贮贝器的精彩之处在于器盖和腰部,铸造着生动活泼的人物和动物,表现了生产、生活、战争、祭祀等场景,为了解古滇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社会习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出土于晋宁石寨山的西汉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尤为珍贵。该器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贮贝器,高50厘米,盖径25.3厘米,器身两侧有虎形双耳,器盖上铸有四牛。在器物的顶端,有一名威武的骑士跨坐于马上,马昂首翘尾,骑士全身鎏金,显得格外耀眼。马文斗介绍,四头环绕而行的牛可能象征着墓主人生前拥有大量财富,位于中央居高临下的骑士可能代表着墓主人极高的权力与地位。
展示佛教艺术瑰宝
“妙香佛国”是云南省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展厅之一,以大量精美文物展示了云南唐宋时期约600年的历史。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6个实力较强的小国,被称为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南诏政权,随后不断向四面扩张。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大理国基本继承了南诏的领土范围,并一直与宋朝通好,保持着臣属关系。南诏大理国时期是云南地方文化大发展的时期,疆域内文化充分融合,形成了多民族和谐统一的格局,佛教在云南大力发展,成为国教,大理国段氏22代君王中有9人禅位为僧,云南(大理国)也因此被誉为妙香佛国。
展厅里的众多文物中,银鎏金镶珠金翅鸟立像格外引人注目。金翅鸟梵名“迦楼罗”,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说它原是一种凶猛的大鸟,展开巨大的翅膀能拨动海水使之分开,可慑服诸龙,消除水患。后来迦楼罗皈依佛法,成为佛的护卫神鸟。大理曾是水灾频发的地方,在民间信仰中,金翅鸟被视为大理洱海的保护神,备受尊崇。直到今天,大理仍随处可见金翅鸟的形象。这件金翅鸟立像为大理国时期作品,1978年出土于大理崇圣寺主塔。鸟头饰羽冠,羽翅向内卷作欲飞状,两爪锋利有力,立于莲座之上;镂花火焰形背光插在尾、身之间,饰水晶珠5粒。整体体态雄健,充满动感,工艺细腻,造型精美绝伦。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最重要的一位神祇,其修长挺直的身躯、高耸的头饰、发辫及服饰具有鲜明的云南地方特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观音造型迥然不同,民间称之为“云南福星”。大理崇圣寺主塔出土的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总重1135克,是目前已知宋代最大的一件以纯金铸造的佛像,也是大理国最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观音高髻双辫,戴化佛天冠,面作女相,手结妙音天印。上身袒露,下身着裙,束花形腰带,赤足。足下有方柱形榫头,身后饰银质长葫芦形镂空雕花背光。这件观音像铸造后并未打磨抛光,至今依然金光熠熠。
讲述明代藩王传奇
元明清时期,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大量进入云南,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聚居,云南逐渐形成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融合格局。
在“开疆戍边”展厅,金镶红蓝宝石冠引得观众啧啧赞叹,它的背后是明代开国功臣沐英的故事。沐英是朱元璋收养的义子,跟随他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命沐英镇守云南。沐英治理云南期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使得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沐英去世后被朱元璋追封为黔宁王,沐氏子孙承袭“黔国公”封爵,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代灭亡。
这件金冠出土于昆明市呈贡区王家营沐崧夫妇合葬墓,是沐氏家族显赫身份的体现。其造型呈半球形,由4层形似莲花瓣的薄金片累叠而成。冠面镶嵌红、蓝、绿、白等各色宝石50多粒,绚丽夺目。冠两侧各有小孔两个,用4支金簪穿入冠内发髻之中以固定冠身。此冠融捶揲、錾刻、镂空、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技法于一身,反映了明代金器制作水平的高超,更显现出王侯之物的华贵。
见证聂耳音乐人生
滇军首领唐继尧的调兵虎符、“护国运动”发起人蔡锷使用过的军刀、云南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百年风云”展厅,一件件展品诉说着云南近代以来风云变幻的故事。
一把红色小提琴吸引了笔者的目光,它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生前钟爱的乐器。聂耳祖籍云南玉溪,1912年生于昆明。1931年初,聂耳因帮助朋友代租电影片邮寄回昆而获得100元酬金,他将这笔钱的一半汇给母亲,剩余的购置了几本乐谱、一件冬衣和一把小提琴。在聂耳的日记中,他曾多次提到自己的小提琴。比如1933年1月31日,他写道:“今天和小提琴的感情特别好,有空便回来拉,开过三次琴箱。”1934年1月29日,他写道:“从今年第一天第一时起便不断地努力练习小提琴。”甚至在他离世的前一天,1935年7月16日,他在日记中仍提到:“明天开始新计划,随时不忘的是读书!拉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不幸溺水身亡。
从拥有小提琴到意外离世,这把小提琴始终伴随着聂耳,见证了他短暂而辉煌的音乐人生。聂耳1935年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之时团结一心、奋勇抗争的精神。随着影片的热映,《义勇军进行曲》很快在国内流行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世纪50年代,聂耳的家人和好友把他的大部分遗物捐赠给云南省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这把他心爱的小提琴。作为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聂耳的小提琴入选《国家宝藏》节目,这件国宝背后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作者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