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北方黄河小故宫
来源:世界旅游报
2023-04-27 22:20
在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河南武陟,有一座清代雍正皇帝下旨敕建的嘉应观,是一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
嘉应观,俗称“庙宫”,位于河南省武陟县城东南13公里处的嘉应观乡杨庄村,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筑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修建的,集宫、庙、衙三位一体的清代官式建筑群,被称之为“万里黄河第一观”。
嘉应观占地140亩,现存古建筑249间。远远望去,楼阁殿宇栉比鳞次,红墙碧瓦交相辉映。观内古树参天,回廊通幽。整体分南北两个大院,北院由三个院落组成:中间为行宫殿,南北依次为山门、御马亭、钟鼓楼、御碑亭、东西更衣殿、东西龙王殿、大王殿、恭仪亭、禹王阁、风神殿、雨神殿等;东院为河道衙署,是清代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西院为道台衙署,是地方管理河务的机构。
整个建筑群体富丽豪华,巧夺天工,集古代官式建筑艺术之大成,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最高的黄河河神庙。因其中轴线布局类似故宫,因此有“大清王朝黄委会,黄河岸边小故宫”的美称。
嘉应观由于自身带有的黄河文化元素,而成为黄河文化之乡武陟的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性建筑,现为武陟县嘉应观治黄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4A级优秀旅游景区。
俗话说:大水冲了龙王庙。其实很多河边的龙王庙都是被水冲走的。但是嘉应观自修建以来,未曾经历过大水的侵袭,300年来,坚不可摧。
那么,雍正皇帝为何在武陟东南修建嘉应观?嘉应观又为何数百年屹立坚不可摧呢?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一条泽被万物生灵的河流,千百年来,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子孙,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灿烂的华夏文化,记载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但是,黄河自大山峡谷中奔腾而出,来到一望无际的中原,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形成了“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状况。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与黄河水患的搏斗,也就成了黄河中下游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总面积805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武陟,古称“覃怀”,周属怀邑,秦置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武陟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武陟是黄河中下游左岸的分界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武陟在黄河文化中的独特地位。自中华民族治黄史拉开序幕,武陟就一直是黄河流域重要地理位置的节点。这里的历史、地域、民风、民俗、文化基因里都浸泡着黄河的影子。2013年,武陟县荣膺“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的称号。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说法,武陟恰好位于豆腐腰开始的地方,闻名世界的“悬河”就是从这里发育,决口、改道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饱受苦难。
尧堤、汤王堤、秦堤、郭堤、古阳堤、金堤、石堤、御坝、御堤……这些历代劳动人民修筑的黄河大堤,就是一个个不同时代的伟大工程。御坝村、汤王堤村、黄水村、中水寨村、梁官滩村……在武陟县,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村名、地名与黄河直接相关,它们见证了当年劳动人民和黄河水患的伟大斗争,留下了治河的永久记忆。
位于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武陟县,就处于这个豆腐腰的起点位置。加之此处又是黄河中下游左岸支流沁河的的入黄口,自古以来,洪水频发,决口改道为常态。
武陟县历史上饱受黄河水患。据粗略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有115次发生在武陟境内。明清时期尤甚。
清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元年,武陟县境内,黄河黄河5次在武陟决口。洪水淹没新乡、彰德(今安阳)、卫辉,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畿津门,危害华北,成为清王朝的心腹之患。
康熙即位后,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发展,对河患治理十分重视,曾在宫廷柱子上刻上三大重要事务:河务、漕运,平三藩!他曾亲自到武陟一带巡视河务,据说同行的就有四皇子·胤禛。在很多年间,嘉应观西跨院一间展室里,有一幅大型壁画,《康熙巡河图》里边站在康熙旁边注目黄河修复场面的白衣公子,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嘉应观在二铺营村东,雍正初年,以黄河安澜,奉敕建,规模壮丽,有铜碑刻。”这是《武陟县志》对嘉应观的记载。
康熙六十年(1721年)八月到雍正元年(1723年),黄河在武陟县秦家厂、马家营、詹家店、魏家庄四处决口。滔滔洪水淹没新乡、彰德(今安阳)、卫辉,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畿津门,危害华北,震惊朝野。大量泥沙淤塞运河粮道,事关国计民生。
康熙严旨相关官员全力堵口,治理水患,还派皇四子雍亲王胤祯亲往武陟督责治河。马营口堵口正值汛期,河水暴涨,滔滔洪水顺马营口北灌,形势十分险恶。雍亲王前线换将,把治河不力又有贪污劣迹的赵世显送刑部问罪,让陈鹏年代理河道总督。陈鹏年亲临工地指挥,食宿都不离开。由于水势太猛,4次堵住,又4次决开。陈鹏年再败再战,决不灰心,终于在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正月堵口成功,但陈总督也累得吐血,殉职于马营口工地。
曾经亲临工地治河的雍正,知道只堵住马营口不行,还必须修筑从钉船帮到詹店的大坝,和下游黄河大堤相接,根治沁河河口这一段“豆腐腰”,以解除黄河对北方乃至京畿的威胁。
他即位不久,令大臣全力筑坝。当年秋天,大坝刚刚建成,就遭遇秋汛,黄河、沁河同时涨水。秋汛平安度过以后,出现奇迹:南岸河道主流攻沙,刷深了河床;大坝背水,泥沙淤积成高滩,变为滩坝。这证明筑坝的决策是正确的,大坝的质量是经得起考验的。雍正二年四月,皇帝亲书“御坝”二字,由有关官员勒石立碑,从此这段大坝得名“御坝”。
黄河堵口成功后,雍正皇帝兑现他在武陟监督治河时的许诺,颁旨在武陟修建大清24个行政单位大小河流的总龙王庙,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命河道总督齐苏勒总其事。
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御坝尚未修成,雍正皇帝就拨银288万两在武陟修建“淮、黄诸河龙王庙。”敕命以皇宫布局建造,由岍山监工,齐苏勒勘选庙址。
从河道总督齐苏勒给雍正皇帝的奏折中可以看出齐苏勒等人对嘉应观选址的认真与细致。
齐苏勒在向雍正皇帝的奏折中说:我和牟钦元一起,十分细致地去武陟黄沁交汇之处进行了实地考察,在秦家场东边,马营口西边观察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此地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十分适合建造庙宇。
实际上秦家场、马营口都是康雍之际黄河屡屡决口的地方,也是武陟地区重要的治河工程所在之处。当年齐苏勒选址于此,当为更好地治理水患,正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
朝廷派御匠,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安徽五省民工,齐聚武陟二铺营东,开始修建嘉应观。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二月,武陟龙王庙中轴线建筑落成,雍正皇帝钦赐龙匾,定名“嘉应观”,取嘉瑞长应之意。
据武陟县志记载:“嘉应观在二铺营村东,雍正初年,以黄河安澜,奉赦建,规模壮丽,有铜牌刻”。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兴建东、西跨院,即河台、道台御署,年底嘉应观全部竣工。观南百米之外是舞楼、两侧有水池、木牌坊、旗杆和铁狮。观内祀禹王、斗母、风雨神及大王、龙王,还有殉职及功勋卓著的河官。东西跨院进深相当于正院。
嘉应观全部建成后,雍正皇帝又下令在西侧为在武陟堵口累死的陈鹏年修建了陈公祠,俗称陈大将军庙。
嘉应观中轴线长170米,建筑及院落占地近3万平方米,即今45市亩。加上观前舞楼、观右陈公祠、卢公祠等建筑及四周庙基地共132.17亩,其中开垦种植者55亩。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全部亩产有1949.05917亩,除塌陷、遗失损耗620.874亩,实有净地1328.18517亩。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复设彰卫怀三府分守参政兵备道一员,兼管河道,移驻武陟,以副总河公馆为衙署,这是嘉应观驻道台及河台衙门之始。雍正年间,雍正皇帝两次颁祭告黄河神文,均封黄河为“四渎称宗”,命钦差在嘉应观数次御祭河神。
雍正五年至十一年间,雍正亲撰祭文,派钦差大臣在嘉应观御祭河神四次。
乾隆十五年,皇帝巡幸嵩洛,曾在嘉应观御祭河神,并御书“瑞应荣光”匾额。
嘉应观为仿北京故宫布局,其中中大殿最为恢宏壮丽,是故宫太和殿的缩影,殿内藻井彩绘六十五幅纯满族风格龙凤图,全国罕见。
嘉应观是历代花钱最多、规格最高、建筑最雄伟的龙王庙,为青海河源神庙、济南河神庙等庙宇所不能类比的。历代龙王庙虽多,因龙王庙大都建在河工险要处,请河神显圣佑民,结果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难得长久保存。嘉应观却因在此筑坝、挑水南流,加之河道总衙署、道台衙署在此处驻扎,官员高度重视防汛而保证了安全。嘉应观因在此筑坝修堤后,黄河再没有从此决口而保证了安全,使得我们至今仍能欣赏到这座精美的宫庙,及其保存珍贵的治河功臣巨谱和史料。
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嘉应观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河南省河务局将嘉应观移交省文物局管理,设立河南省中原石刻艺术馆。1984年由国家拨款,对观内主要建筑进行了修葺,1990年,武陟县文化局接受嘉应观的管理,成立嘉应观文物管理所。2001年6月25日,嘉应观作为清代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著名文物建筑专家罗哲文、谢辰生1999年12月在考察时给予很高的评价,分别题词:“治河丰碑,文物瑰宝”、“治河先贤,功在千秋”。
不祭神仙祭功臣,嘉应观保存了一部完整的、形象化的中国古代治河功臣谱。
嘉应观不仅是祭祀黄河河神的庙宇,还是纪念表彰历代治河功臣的场所,从大禹到各位大王,都是历史上参加治理水患建立卓越功勋的功臣。
武陟从上古就是治水的关键所在,大禹治水正是在武陟最后成功的。现代学者考证,禹在尧帝老迈之际杀颛顼帝的儿子鲧,是一场夺取政权的宫廷政变,治水失败只是借口。但是大禹治水成功了,舜将帝位禅让给大禹,只能说他处事为公。
《虞书》记载舜帝表彰大禹的对话,叫《大禹谟》说大禹“乃圣乃神,乃武乃文,”表示要让位,赞大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惟汝不矜,天下莫于汝争能,惟汝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只有大禹才能统帅天下,“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禹不负众望,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操劳。臬陶说“满招损,谦受益,”大禹听了,就和“有苗”休兵霸战,责备自己,以仁德诚信感天下,终于实现了统一。舜对大禹的赞誉,历来是政治家的最高楷模,“禹王庙”遍布华夏大地,香火极盛。大禹不是“龙王”,因为没有一个帝王敢贸然不自量地封赏他。他不是龙王,却在各处龙王庙中超然凌驾於诸龙王之上,这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治水成功的第一位“圣人”,应该位列龙祖。
在敕建嘉应观里,大禹同样是最高神主,为他建造了中轴线上最高的巍峨壮观的禹王阁,让他在这里统领河神,保国安民,让天下免受洪灾。
淮黄诸河龙王,为清代龙王化身帝王,身着龙袍,手持河山图,统领掌管24条河流。
金龙四大王谢绪,谢绪是黄河诸神中唯一没有治理国河道,却是朱元璋之后被历代帝王尊为神主、祀庙遍天下的龙王。他的故事神话色彩最浓。从朱元璋开始,历代河工都要建金龙四大王庙于堵口建坝处,以祈保佑。皇帝们加给谢绪的封号也越来越多,到清朝顺治二年,加封为“显佑通济昭灵效顺惠孚黄河金龙四大王”。
明代黄守才,人称"活河神",偃师人,天资聪颖,思维敏捷,运用并发展了《禹贡》的治水之道,创作了《禹贡注疏大中讲义》、《洪范九畴九河图》、《治河方略》等书,后遗失。他是饱受洪水之苦的民众心目中理想的治水神明。去世后乾隆三年敕封“灵佑襄济王”;道光八年,加封“显惠”;道光十一年,加封“昭应”,合起来为“灵佑襄济显惠昭应王”。光绪五年加封为“灵佑襄济显惠赞顺护国普利昭应孚泽绥靖普华宣仁保民诚感黄大王”。
朱之锡(1623—1666),字孟九,号梅麓,浙江义乌义亭陇头朱山头下村人,清初治河名臣。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河道。朱之锡治理黄河、淮河及运河长达10年,殚精竭虑,卒于任上,年仅44岁。三河黎民颂其惠政,奉为“河神”,沿河立庙,称之为“朱大王”。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山西省浑源县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知县。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发明抛砖筑坝法,著有《栗恭勤公砖坝成案》一书。
栗毓美于道光二十年病逝任内,任河督虽仅五年,治绩卓著。后人为了纪念他,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称为“栗大王”。
中国西汉时期筹划治理黄河的杰出代表人物。生卒年不详。因提出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而著名。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字仲通,山东即墨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历任河堤谒者、徐州刺史、庐江太守等。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初至元和年间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享有王景治河,千年无忧的美誉。
贾鲁,字友恒。河东高平(今属山西)人,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也是一位在治理黄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专家。
白英(1363—1419年),字节之。明初著名农民水利家。山东汶上颜珠村人,后迁居汶上彩山。白英是运河上的一位“老人”(10余名运河民夫的领班,不是指上年纪的人),治水、行船经验相当丰富,十分熟悉山东境内大运河及其附近地势、水情。因治河有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被追封为“功漕神”,建祠于南旺。清雍正、光绪皇帝追封他为“永济神”和“大王”,受到人民敬仰。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朝中期官员、水利学家。
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开始,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止,他奉三朝简命,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二十七年,为明代治河诸臣在官最长者,以功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潘季驯逝世,年七十五。著有《河防一览》《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留余堂集》等。
刘天和(1479年7月5日-1546年1月27日),字养和,号松石,湖广承宣布政使司黄州府麻城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明朝中期名臣、学者。
刘天和以右副都御史奉命总理河道。在任上,他创制了"手制乘沙采样等器"来测定河水中泥沙的数量,为水利史学界所称道。他将治河经历写成了水利著述《问水集》。
刘天和平时留心医药,曾辑有《保寿堂经验方》,为《本草纲目》引用。另刻有《伤寒六书》《幼科类萃》等书。《皇明经世文编》收录有《刘庄襄公奏疏》。
宋礼(1361-1422)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明朝著名水利官员,侍奉过明朝四个皇帝。洪武年间,历任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主事。永乐时,担任工部尚书、太子太保。谥康惠公,敕封"宁漕公","显应大王"。
齐苏勒与牛钮是武陟四次堵口,修建御坝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御坝建成,至今近300年,黄河再未在武陟决口。
嵇曾筠(1670~1739年),字松友,号礼斋,江南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官员、水利专家。
嵇曾筠使“豫省大堤长虹绵亘,屹若金汤”。他善于筑坝制溜,因势利导,确定坝的位置,形式和长宽尺度。其“引流杀险”法尤为神效。史家评嵇曾筠治河,既能保全河堤,以省工省料,节省国库资金,有许多机巧。
以虎门销烟著名、以“苟利天下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座右铭的林则徐,在任河道总督时有大量治水功绩。林则徐十分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当听到在险工紧急,溃坝塌堤的情况下,抛石护岸比柳埽更有效的经验时,就亲自测量、实验,悉心揣度,总结出在埽前抛碎石铺成坦坡,然后用柳埽,使之洪水下不淘底塌陷,上不涮岸浸渐的防洪新技术。
雍正元年,为武陟黄河堵口做出巨大贡献的河道总督陈鹏年,积劳成疾,病逝于堵口工地。嘉应观建成后,雍正下旨在西侧为其修建陈公祠,以示表彰。后陈公祠被毁,建国后为其塑像立于西院厢房,整体提升后现陈公塑像搬迁于恭仪厅西侧,与卢顺将军塑像相向而立。
卢顺是一位在武陟黄河决口中以身殉职的河兵统领,逝后在嘉应观中立碑纪念。原塑像立于西院厢房中,现搬迁至恭仪厅东侧,与陈鹏年一起接受后世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