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幸福——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腾冲开展“佤汉民族团结”调研

来源:世界旅游报 2022-07-22 21:59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7月17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秉承着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民族问题的“石榴籽”精神,在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跟随着总书记的脚步,赴司莫拉佤族村进行“佤汉民族大团结”专题调研活动。








              
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落,属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的原生态古寨。“佤汉团结”的歌谣在新中国不断传唱,1954年新中国对佤族采取不分阶级、不搞土改的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近70年后,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司莫拉佤族村,对当地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本次活动意在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深埋红色基因的种子,实地探究佤汉民族团结情况,发扬奋斗精神,从小事做起,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7日上午,在司莫拉佤族村礼堂就“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召开主题会议,支队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上讲到,要充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重要精神。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体队员应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机会,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注视各民族的不断融合,用心感受“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价值,厚植爱国爱党情怀,争做堪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当天下午,全体支队成员深入基层社区,到司莫拉佤族村村民家中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采用分组入户的调研形式,与佤族村民进行交流。从村民生活状况、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生态建设、文旅发展等方面入手,了解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生活情况,考察了当地不同民族习俗的团结情况和乡村振兴举措。了解到,司莫拉佤族村现正举全村之力发展旅游产业,采用保留“最纯真特色民族文化”与高质量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化旅游产业。例如原本古老的“祭寨”活动由原始的七天内村寨禁止进出改为现在的2小时,走一条特色化旅游道路,使司莫拉佤族村的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更上了一层楼。





      
 
粒粒石榴籽,共筑同心圆。17日傍晚,来到司莫拉佤族村村民活动广场,与当地村民携手共跳佤族特色舞蹈。佤族人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唯一方式。支队本次与汉、佤村民共跳一支舞,正是旨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宣扬多民族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思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支队全体队员同村民携手举办了民族政策宣讲活动。活动上,各队员采用一对一交流的形式进行民族政策科普教育活动,深埋红色基因,让“石榴籽”民族团结精神深入人心。



当下,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成为腾冲市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在清水乡乃至腾冲市的示范效应正释放出来。



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司莫拉”,佤语当中的意思为“幸福的地方”。 (作者:洪紫千)  
投稿郵箱:mishu@188.com Copyright © 2017-2019 unwto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