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艺术乡村,打造凉山“千万工程”样本
世界旅游报电(记者 洪斌 ) 远望时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近察则杂树生花,葱葱茏茏,山清水秀。这句话描述的是位于凉山州普格县的4A级景区正在争创5A级景区——螺髻山旅游风景区。这是记者9月21日在此景区的所见所闻。
2021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率党政代表团来到螺髻山镇德育村考察。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发展,宁海、普格两地携手大力推进德育村6组乡村振兴示范点农文旅融合发展,立足德育村紧邻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的地域优势,以全域旅游,艺术乡村为要诀,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德育村是地处螺髻山脚下,面拥全国最大的阿都彝寨——螺髻山彝寨,曾是普格县重点贫困村,脱贫后,德育村大力开展村庄建设,发展旅游,盖新房,硬化道路,建设文创中心。驻村第一书记罗祥告诉笔者,2021年9月,他和32位德育村代表前往浙江省宁海县开展了为期10天的艺术振兴乡村共同富裕行动带头人培训活动,亲身感受到了“艺术振兴乡村”的巨大魅力。
作为借鉴“千万工程”的亲历者,螺髻山镇党委书记王康介绍说,宁海县先后拿出东西部协作资金约4000余万元,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0多万元,覆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防返贫等多个方面。
新一轮帮扶工作以来,两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通过构建文旅产业为主,农业养殖和参股民宿为辅的农文旅融合的产业模式;提升并培养党员干部及群众的总体素质,通过教授村民聚合力,携手作画美丽新乡村,坚定推进艺术之路,优化提升乡村生态,加强基层乡村治理;通过应用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成果,数字+监测、数字+医疗、数字+保险的数字化,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
大山深处的彝族高腔、规模化的水产养殖,游玩住一体化的配套设施,与中国美院、浙江音乐学院等校地合作,与浙江国贸集团、杭钢集团等企地共建,从“脏、乱、差”到“强、美、富”,文创中心的彝族乐器馆、非遗工坊,常态化民族音乐演出,将成为当地的品质与特色兼具的招牌。年预计游客量将超10万余人,让村民就近就业创业吃“旅游饭”,兼顾了发展经济和村民小家建设。随着德育村的成功,凉山许多乡村端起了旅游这碗饭。
2021年9月,我们和一些村民就到宁海学习过如何开民宿。”德育村党支部书记吉木瓦各惹说,他带头开的村里第一家民宿兹莫啦民宿离螺髻山景区大门步行仅约5分钟,他对未来发展民宿旅游很有信心,准备带领村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路。
“第一步是吸引人流量,接着便扶持村民创业,最终实现乡村品牌化运作。”宁波帮扶干部魏旭灿表示,如今德育村在艺术推动下,村民内生动力被完全激发,艺术要与乡村生活、环境、文明实践融合,更要与产业融合,这样才能让乡村变得更美、村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