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科技赋能绿色高产 样板效应初显
            来源:世界旅游报
                  
                    2025-10-31 00:24
                    
                
                
	7月7日,走进拜城县玉米绿色吨半粮创建基地,绿油油的玉米整齐挺拔,长势喜人,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一行来到基地,仔细察看植株密度、叶片形态与整体长势,并与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基地的种植管理情况。
	

	该基地今年积极响应张福锁院士提出的绿色梦想“121行动”计划,其核心目标是玉米在一季实现亩产1500公斤的绿色高产。这一目标的达成,要求通过“高产、高效、抗逆、绿色”协同发展,优化光温水肥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排放、增强玉米抗逆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说:“绿色梦想‘121行动’主要目的是实现绿色吨半粮,同时在水、肥、药、土地、成本各方面达到最高效率。”
	

	基地依托自治区农科院拜城基地,高产创建面积80亩。核心创新点在于采用高密度种植模式,设置了6000、7500、9000株/亩的梯度,并试点9700株/亩的极限密度以及宽窄行40+60cm种植方式,于春季完成播种。所谓“绿色吨半粮”,是在保障高产稳产、维护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融合先进农业科技与绿色模式,实现资源高效、生态环保和耕地质量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张福锁院士说:“玉米种植密度达到9700株/亩,实现绿色吨半粮突破的希望很大,拜城的绿色吨半粮的创建将为全国树立样板,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绿色吨半粮创建基地负责人侯鹏说:“作为高产基地,我们目前的种植密度已达到全疆乃至全国最高的9700株/亩,而且玉米长势茁壮,预测今年的产量有望达到1500公斤,甚至更高。”得益于去年的成功示范和显著成效,今年更多当地种植大户积极响应,主动投身玉米绿色吨半粮创建实践。拜城县种植大户靳云奎便是其中之一,他采用了张院士和侯教授的绿色吨半粮田高产提升模式后,不仅实现了节水、节肥,还提高了产量。
	

	靳云奎说:“目前玉米长势良好,预计在去年的基础上能提高200千克左右的产量。”在张福锁院士团队指导下,拜城县通过集成高密度种植、宽窄行配置、土壤局域调控、水肥精准调控、高产反馈地力提升等核心技术,正稳步迈向亩产1500公斤的绿色高产目标。其显著的示范效应已带动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拜城样板”。(全媒体记者:高娇娇)
                        上一篇:拜城:千年石窟“破壁”新生 丝路文明“沉浸”全球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