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乐观
9月14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线发布了《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0》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数据。报告指出,国内市场是疫情常态化下旅游振兴的基础支撑。报告对2020年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持“相对乐观(3+—4-)”预期,旅游市场将呈现W型恢复增长态势。
2020上半年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带来重要影响
从影响程度上,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62%,国内旅游收入 0.64万亿元,同比下降77%。从影响方式上,产业层面“转型、自救、流量、智慧化、直播带货”是关键词。疫情影响下一些企业的业务发生变化,积极应对疫情进行自救,比如众信、凯撒转为做国内游;流量运营成为下一个风口,比如苏心游、苏州旅游、莫愁旅游等区域性平台和地方性平台逐渐发力,国内旅游市场的产业格局发生变化;疫情推动旅游业智慧化发展,“无人服务”、“虚拟现实”、“智能导览”、“数据监测”成为各大旅游企业和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基本要求;随着携程、巅峰、驴妈妈和众多旅行服务商,以及越来越多的市长、厅长和县长等地方政府领导人加入到“种草”行列,2020年俨然已经成为“旅游直播元年”。
从消费行为上来看,“无接触度假、近郊游、预约游览”是关键词。近郊游成为游客首选,调查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11.5公里,目的地游憩平均半径13.5公里;常态化疫情防控、实名预约等要求,使预约游览成为游客的新习惯,调查数据显示,劳动节假期通过预约游览景区的游客比例达77.4%。
旅游业恢复与振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面未变。旅游接待规模保持稳固增长,2011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9的60.06亿人次,总体增幅127.41%,平均增幅10.96%旅游收入规模保持稳固增长,收入规模从2011年1.93万亿,增长到2019年的5.73万亿,总体增幅196.89%,平均增幅11.29%。
市场下沉和消费升级让国内旅游消费基本面更加稳固。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诠释了源动力。携程《2019国民旅游消费报告》指出,旅游消费人群开始向更为辽阔的三四线城市扩散。其中,泰安、张家界、义乌等城市消费潜力持续释放,2019年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0%以上。市场主体的布局下沉带来了新活力。
区域旅游非均衡格局未变,发展趋势向好。区域间潜在出游力差距呈现出收敛趋势。2020年,预测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比例大约为6.0:2.6:1.4,即我国的客源市场有60%源自东部地区,26%源自中部地区,14%源自西部地区。
受跨省旅游业务政策影响,行业信心大幅提升。3月12日省内游恢复后,行业信心开始集聚。历经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关于旅游度假等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持续上升,游客量波动回升。7月14日跨省游解禁为旅游市场注入强心剂,恰逢暑期、亲子、避暑、商旅出游旺季,各目的地营销推介与促销活动也同期展开,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下,旅游市场加速回暖,旅游行业复工复业同步进入加速期。第三季度游客出游意愿达80.22%,同比恢复九成左右。旅行社复工比例接近60%,95%以上的企业表示对旅行社业务的未来保有信心。酒店和景区的复工比例均超出90%。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之后的国内游复苏路径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商务游先恢复、再是近郊休闲、再是探亲、再是度假……,因此在复苏的前中期旅行社等获客量不多有一定必然性。
关注行业新特征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新特征关键词:“房车露营、精致小团游、云导游”。房车旅行作为国内新兴的旅游方式,因为私密性及安全性的特点,在疫情期间正以加速的状态被大家所接受, 统计显示,租车预订单有10%左右的增长,其中,房车的在线租车成为热门选择。细分领域迎来个性化浪潮,携程数据显示5月份以来,选择一单一团“私家团”产品的比例相比往年提升一倍,差异化、高品质的跟团游会有更大市场,选择高端旅行或精选小团的用户显著增长;跟随“云导游” 来场无接触之旅。疫情期间,全国多家景区联合高德地图,推出“云导游”服务,游客可通过景区随身听在线获取语音讲解,通过个人手机、耳机收听,来场安全、无接触的文化之旅。
2020年国内旅游业发展预测与政策建议
全年旅游经济呈“W 型”恢复和振兴发展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对 2020 年下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持“相对乐观”。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 34.26 亿人次,同比负增长43%;国内旅游收入 2.76万亿元,同比负增长 52% 。
政策建议,用好“新基建”等项目稳定旅游就业,引导旅游企业理性投资,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抓好疫情防控与市场监管,营造安全品质的消费环境。加快“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进程,持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面向全面小康时代的旅游发展要求,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理论,持续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