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一个人的仰望(2004)/紫竹滴水
一、从拉萨前往定日,起程珠峰之行
珠穆朗玛,世界之最高峰,在藏工作期间,最想去的地方一个是阿里,一个就是珠峰。阿里已经去过了,于是要去珠峰的愿望就成了心中的渴求。在西藏,通常说的去珠峰不是说去攀登珠峰,而是到珠峰大本营观看珠峰,观看珠峰最好的月份是每年的6月和10月,这时气候适宜而又不是雨季,如雨季前往珠峰,有可能因为云雾缭绕而看不到珠峰,因此搭便车去珠峰的机会少得多。
2004年7月,在藏两年的工作快要结束了,已开始工作上的一些交接,这时,想要去珠峰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因为去珠峰,需要体能方面的一些储备与适应,在藏工作那么长时间,应该说可以适应,心里总觉得如果离藏前没有能够前往珠峰,今后到西藏要去珠峰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身体是否能够适应真说不定。如果在藏工作过,没有去珠峰,定将成为自己心里的遗憾,一则因为珠峰为世界最高峰,能够亲眼所见,那么也算是人生中的一次荣幸,再则两年间,走过了西藏不少的山水,虽然拍摄了近5000多张照片,回内地后如出书配照片,如果没有珠峰的内容,那么所表现或表达的西藏,无疑就是不完整的,因此,离藏前那段时间,我四处托朋友请他们帮助打听单位下乡或其它公务活动去珠峰方向的车,要有空位时,我搭车同往,因为去阿里就是搭的便车,因此心里有信心能够搭到去珠峰的便车。7月13日,下班时从办公室往食堂方向走,正好碰见单位另一处室的一个朋友,叫着我说是帮我打听到了,扶贫点在珠峰所在定日县的某单位的车,近期要下去,正好有空位子可以带我一起走,听到这个消后,很激动,第二天到到里,将工作交接完毕,等待着起程的电话。
两天以后,7月15日10点多,搭车从拉萨出发途经日喀则前往定日县,那时从拉萨到日喀则正在修路,路不是很好走,到日喀则已是下午4点过,因为当天不能到定日县了,于是只好住宿日喀则,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定日,车愈往前行,路愈不好走,石子在车轮下滚动飞溅,一边是山壁,一边是崖坡。一段险路过后,到了相对开阔地带,田地比较平整,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在大山深处,格外醒目耀眼,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车中一行人,下车活动着筋骨,利用这个机会,我赶紧请前往定日县扶贫挂职的同志帮我拍了几张照片,阳光下,大山深处,油菜花中,风光别致。
车,在行进之中,一个巨大的门坊式建筑竖立车前,欢迎您来到珠峰自然保护区的红色大字出现在视线中,这时的天空纯净似水,白雪绵亘山峰起伏,五彩经幡在风中飘荡,好似滟潋波光在长河中的波伏,生灵至此,心似乎也被融化于这空灵而又渺远的境地之中,与大自然同脉一气。一路上,不太爱说话的他们,变得兴奋起来,大家下了车,在路边的河流中,用手将水捧起来,洁净着颜面,河水清澈晶莹,顺着河水望去,流动地河,宛如绿宝石缀成的珠琏镶嵌在大地上。蹲在水边,不禁如儿时戏水时一般,用手在水面上划来划去,掀溅起朵朵的浪花,心也随绽开。放情于山水,人在山水间忘了自己。人本于自然,或许心之最深处,也总在本源的寻找之中,回复着生命最初的本真与自我,于是人置身于自然,每每忘情于山水,忘情于自然,流泻出生命中最真性之自我。大自然之中,人回复着自我,或许,人本身就是一个孩子,一个自然之子。
到了定日县城,随行到了扶贫的同志在县城的住处,一间大房子,隔有两间小屋,室内设施比较简单,放着几件灶具和几个坐得早已塌陷的沙发,每间小屋分别放着两张单人床,床上的被子和床单卷叠在一起,扶贫挂职期间他们不需天天在此,这种扶贫挂职形式,主要是不定期的带着项目下来,一年挂职的同志轮换一次,平常在单位正常上班,自治区每个单位基本上在地区的市县都有对应的扶贫点,因此在自治区单位工作的同志下乡比较多,下乡次数也是年终干部述评的一个重要指数。
到定日县的第二天,县人大会开幕,下乡的车几乎没有,只好在定日县等待,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县城等待了5天,等待前往此行的二、珠峰所在县—定日印象。
定日,海拔4300米左右,珠峰所在县。这里的气候怪异,据扶贫的同志讲,他们每次来的头两天都头痛不已,晚上很难入睡。高原反应一方面的确因为体能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心里的因素,要是心里太紧张,休息不好,也会出现反应,我到过西藏不少地方,在阿里扎达县翻越6000多米的山时没有出现反应,这时,我相信我不会有太大的反应,这个时候我知道心态十分重要,于是在睡觉时尽量调节自己的心绪,使自己处于比较静心的状态,与在拉萨时没有太大的不一样,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大家见我身体上没有不适都为我高兴。
扶贫的同志很快进入角色,到县里的岗位上上班了,我带着相机走出县政府大院,在小城中随意的走走看看,在藏期间,我还从来没有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滞留于一个县城中。定日的天空好象特别的高,这时,对海拔高度一下有了一个直观具象的感官概念,那就是试想着站在海平面向向天空仰望,4000多米,那是目力难以到达的高度,想到此,心里忽然觉得自己站在了地球上多么遥远的地方,想到此,情绪有些波动与不安,虽则如此,因为一定要去到海拔53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观看珠峰之愿望成为心中巨大的心神之力,这是心唯一的意识就是在此要安静再安静,身心一体,任何的不安或躁动或许都可能引起身体出现不适,自己对自己说,一定不能在此出现任何身体上的不适,半途返回,留下遗憾,于是,因之意念心异常之安静,心静如水,静如止水,定日县城这种生命体会,衡定了生命的一种心念之境,而高原小县城,宁静高远,大自然的安宁,也给人一份随遇而安的心境,沉心于自然,人似乎自然而然地就会少一份心之躁动与不安。人之心静了下来,行动相应也就自在自如了。
在高原小镇上,静静地走着,县政府门外五、六米处有一座桥,将县城贯通起来。河流从此经过,沿河两岸长长的彩色石子路,铺得非常平整,竖在路边上的路灯显得高长而又现代,因为是七月,绿色的小树枝在路面上坑道之中,正倔强地向上伸长着。日喀则地区是上海市与山东省援藏所在地,后来知道有上海同志在此援藏,所见的彩色石子路和一些建筑物是上海援建的。一上午,沿着这条路走走歇歇,回到住处从窗处中看到屋子里坐着好几个人,有人一边往本子上记着什么,看样子知道他们在商量事,因此不便进到屋子里,在屋外等了约半小时,见有人往外走,挂职的同志见我在外,叫我进去,说他们刚才与县里的同志商量项目落实的事,因为在开人大会,只好利用会议休息时谈事情,他们让我中午与他们一道去食堂里吃饭。到了食堂看见到县里开人大会的代表正在吃饭,其中有好几个女性,她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在这些人大代表中,有的代表来自于偏僻的山乡,骑着马赶来开会。我们找了空位坐下,吃了饭,我回到住处时,扶贫挂职的藏族同志告诉我,他下午去办公室处理完事情后,陪我一道去县城走一走。
下午,与这位藏族同志走在县政府门外的桥上,抬眼望去,见远处的山腰间错落有致的分散着一些建筑物,在红土中格外引人注目,我问扶贫挂职的藏族同志那是什么地方,他告诉我说那是当地最大的一个寺庙。在西藏,有大大小小好几千座寺庙,大凡有人群居住之地,一般都会有寺庙。我请这住藏族同志带我去寺庙看一看,我们顺着河岸往上走,在桥上望起来觉得近,走起来挺远,到了山脚下,看见上山的路是经过人工修建的,比较平整,顺着山路往上走,与西藏许多地方一样,山壁是用藏文写着六字真言或画着一些佛像。远远地,寺庙还在山腰处,我们都有些喘息,于是坐在护墙沿上休息,放眼望去,定日县城在山坳中,一大片的开阔地,大山前面,是整块整块的田垅,金灿灿的油菜花使整个县城充满的生趣。这里的民房比较方正,房顶为平面样式,房顶四周用木柴围砌着,高出屋顶面一大截,从上望去,一个一个民房并排连成一大片,木柴围栏相接,好像古时的城垣,这种民居建筑颇有特色的,问藏族同志为什么这样建筑,他说这样的建筑一则可以储备木材为取暖之用,再则有防盗功用。
在山路的拐弯处,看见一个门楼式的建筑,这便是寺庙的大门了,一个穿着绛紫色僧衣的喇嘛,倚门而立。走近时,他热心地问我们是不是来参观的,听见我们肯定回答后,他掏出身上的钥匙,从旁侧打开一扇门,将我们引到主供殿及其它两个佛殿,寺庙不大,一会儿就参观完毕,问起这位喇嘛寺庙里为什么只有他一人时,他说寺里所有的喇嘛都下山诵经去了,他一个人守寺,他是这里的住持。交谈中知道我要去珠峰,说可经介绍绒布寺的住持接待我,绒布寺位于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寺庙。谢过他的好意,我告诉他说,我到寺庙只是随缘参观,我不是一个信众,他理解的笑了,说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很好,对于信教的人,给予了充分的信教自由与尊重。他邀我们在他的诵经房中一坐,他见我能喝酥油茶,不时为我添加,我告诉他我还会吃糌粑、干肉,他听了后,从藏式柜子里,取出糌粑和羊腿做成的干肉给我们吃,我要了一些干肉,准备带回去给藏族司机师傅吃,走时,我拿出100块钱,准备布施给寺庙,这位住持坚决不要,我告诉这住持说,说这钱不是因为我在这里吃了这些东西,而是作为参观者,对他们信仰与文化的尊重,住持听了我的话,说这钱将为我诵经用,问我祈求什么,我说祝大家幸福安康,主持把我送门口,并欢迎我们再来,在高原小县城,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热情与友好。
下山后,从县城中心街道走过,两边的商店卖着各种日用品,酥油大块大块地放在货桌之上,供农牧民选购,有些藏族女店主坐在门外,腰上挂着大大的银子打造的饰物也即腰牌,十分抢眼,显示出她们的富足。街道上三五牧民围坐一起,喝着葫芦里的青稞洒,从他们的脸上显出一种悠闲与自在,由此,让人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自足与快乐。一匹高大的马,迎面而来,马背上的男子膘悍英俊,尽显高原人英武之气,我拿起相机拍摄,眼看骏马奔驰而过,身边的藏族同志用藏语请年轻的男子慢了下来,我为他拍摄了好几张照片,看见街头停放着不少马车,车架前的马大都披红挂绿,装扮得十分好看,在高原小县城,马与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定日县城等到第三天,依然没有搭到便车,随遇而安,继续等待,好在县城的一条街上有好几家拉面馆、川菜馆,吃饭比较方便。在县城找了家小餐馆吃过午饭,向城外溜跶着,边走边拍照片,远远地见有人向我跑过来,两个藏族小姑娘,十二三岁,穿着花布衣裳,非常鲜艳,一个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我能不能给她们拍照片,我与她们一道走进不远的田地里,让她们站到油菜花前面,准备为她们拍照。一个姑娘忽然跑开了,站到旁边将身上土掸了又掸,又跑了回来,我为她俩拍摄了多照不同姿势的单独照和合影照,两个小姑娘比划着各种动作,“巴扎嘿”即吉祥如意的动作,显得天真可爱,小姑娘明亮的大眼睛,显视出天性的纯真,黑而红的脸庞,透视着自然之健康美。拍摄之中,又走来了三个小姑娘,为她们拍了照片,其中看起来年龄大一点的小姑娘,问我从哪里来,我告诉她从北京来,她问她知不知道北京,她说她的姐姐在北京藏族中学读书,我问这个姑娘成绩好不好,她说汉语好作文好,说她也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内地的藏族学校。几个小姑娘围着我,用手将住家的方向指给我,她们现在放假了,有时帮着大人打一些草回家,汉语好的那个小姑娘,在一张纸上写下了了她的名字“措珍”和学校的名称,她们都在县中心小学上学,措珍将她叔叔家的电话留给了我,我告诉她们,一定会把照片寄给或带给她们,然后我带她们到县里的一家小型超市前,问她们最想要什么,几个孩子都说想要一个好看的文具盒,我让她们自己去挑选,我为她们选了些饼干与糖果,几个小姑娘各自拿着她们喜欢的文具盒,看了又看,见到她们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快乐,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一定也是很快乐的,几个小姑娘把我送到住处门口,分手后,在门口我回望着她们,她们也不断地回望着我。
次日,站在桥中间,拍一组远山的照片,有人在身后拉扯着我的衣服并叫着阿姨,回身一看,头天为她们拍照片的一个小姑娘,只见她将手往衣服口袋里掏着,青青的一把豌豆角捧在手上递过我,我赶快伸手接过这一把豌豆角,小姑娘笑了,露出那双小虎牙,然后背着打来的牧草朝回家的方向走了。望着小姑娘渐渐地远去,我一直看着她走远,心里一直在想,这个小姑娘头天只是偶然碰见我,那么现在也是碰巧吗,或许她是在此等着我,为了给我这把豌豆角。我站在桥头,一颗一颗剥开豌豆角,一颗一颗地将这些散发着田地里清香带着小姑娘温热的豌豆放在口里,晶莹的豌豆包含着小姑娘源自本真之心所发的纯真之情,这纯真之情,久久地萦怀于我的心扉。回到拉萨后,冲洗了照片,专门去了一趟扶贫挂职同志的单位,请他们再次下乡时,一定要将照片带到学校送给那几个小姑娘,后来,听他们说县教育局的同志已把照片带到学校给了那些小姑娘。相信,翻看照片时,照片上的小姑娘会想起远方的阿姨,远方的阿姨也会想起在高原县城里纯真的小姑娘,想到她们时,总在心里为她们祝愿,祝愿她们在那一颗纯洁美好之心的伴随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 搭乘大巴车,前往珠峰大本营
从定日前往珠峰。在定日县城等待前往去珠穆的车,从拉萨出发时,工作单位的处长专门将定日县一位县领导的电话给了我,让我遇到困难时去找他或给拉萨的朋友同事打电话,但因为搭车下来时,帮助联系车的那位朋友,一再咛嘱扶贫点的同志到定日后帮我找车,因此到定日后,自己如果马上自行找车或走了,总觉得对朋友是一种不信任和不尊重,其实到定日第三天时,扶贫点的同志,本来帮助联系到了一个便车,但临时人家又增加了人,车又没有空位了,只好继续等待,等到第五天时,感到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去县里车站寻问想坐旅游前往珠峰,但车站只发向日喀则方向的车,没有去珠峰的车。到扶贫点向藏族师傅问询如何能够搭到前往珠峰的车,藏族师傅告诉我,距县城6、7里处,就是西藏定日珠峰宾馆,这是去珠峰的必经之路,到那里容易搭到车,听藏族师傅这么说,心意前往定日珠峰宾馆搭车。等到扶贫的同志回来,首先对他们关照的表示了感谢,并告之因为时间原因我不能再在此处等下去了,将准备去珠峰宾馆的打算,他们也觉得理解,并说吃了晚饭后,请师傅送我去宾馆,我走心切,心想早点去宾馆找车的机会更多一些,于是推辞了,请师傅一同与我前往住宿的旅馆取了行李,然后师傅将我送到了定日珠峰宾馆。
定日珠峰宾馆,距珠穆郎玛峰100公里左右,距中尼检查站5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酒店之一,它实际上也是到珠穆郎玛地区旅游、考查、探险、登山者必经的大本营和最佳的休息之地。酒店所处地区为“国家级珠穆郎玛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处世界上最壮观的高山峡谷景色,除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珠穆郎玛峰之外,还有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即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其附近峡谷非常壮观,其中即将开发的嘎玛沟峡谷于1992年被誉为“地球上最美的峡谷”,嘎玛沟有着非常美的高山景观,加上美丽的原始森林,有着喜玛拉雅山脉山系里最美的风光,有专家认为,这里甚至是我国最美的地方,嘎玛沟距定日珠峰宾馆120公里。
下午5点过,到了定日珠峰宾馆,向前台服务员打听有没有车有空位,服务员说从拉萨或日喀则来的车7、8点钟后才能陆续到此,有没有车到时候才知道。在房间里洗漱之后,到餐厅里要了热汤面,慢慢地吃了起来,正吃着,见一个藏族阿佳走了进来,与服务员说着话,她见我一个人,便走过来与我说话,一边吃面条一边与她说话,我问她是不是这里负责的,她腼腆的笑了,从她的笑意以及刚才与服务员说话的神态中,可以感到她直少是这里的部门负责人。我问她那些服务员语言好不好,她说在淡季主要是在冬季时,宾馆对服务员要进行汉语与英语的培训。等我吃完了面条,我说想到外面走一走,她正好下斑要回家,说可以陪我一起走。走出宾馆门外,我们沿着左侧的一条土路向前走着,一抹晚霞象彩带一样挂在天边,云影天光,美丽无比,与宾馆的阿佳慢慢地走慢慢地聊,宛如相识已久的朋友一样。问起她晚上宾馆有没有藏式歌舞表演,她说还没有,说是曾经去内地参观过,知道内地在宾馆经营方面搞得比较活,说她很想再去内地学习,内地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聊天中,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要过来跟我说话,她说看我一个人,样子有点像老师,知道的东西一定比她多,就想与我聊聊,听她这么说,心里觉得难为情,因为就对她有用的行业管理知识我懂得太少,给予不了她太多的建议和思路。分手中,她一再给我说,下次再来,或有朋友来旅游时一定找她,真心之热情,让人感到在旅途中又结识的一个新朋友。
回到宾馆,径直走向前台,服务员告诉我,有一辆越野车除了司机只有一位外宾与一位导游,我打听到了司机的住处径直找到他,司机说这事要找导游说,我找到了导游,一个英俊的藏族小伙子,他说他不敢答应带我,因为车是外宾包租的,旅游局有规定司机与导游擅自带人,如果外宾投诉他们会受到处罚。听小伙子这么说我不好再说什么,又回到了服务台,将这个情况说了,服务员告诉我有一辆载团队的大巴,不知道车上还有没有空位,除此以外,其它车都是满的,我想请服务员告诉我团队领队的房间号,他说他们可能休息了,服务员这样说我意识到可能宾馆有规定,不能随便与他人提供客人的房间号,我问起服务员我应该怎么办,服务员说第二天早晨7点到大厅团队退房时,找领队说搭车的事。听了服务员的话,到房间将行李理整好,虽然这时车还没有着落,但心里却比较安定,因为这里毕竟每天都有前往珠峰的车,当天天等不到车,可以第二天再等,晚上10点过了,将手机闹钟调到次日6点35分,踏踏实实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7月22日早晨6点50分,提着行李来到了前台,一大队人正从餐厅走出来,向服务员打听正是我想搭车的团队,在前台等了一会儿,团队领导队前来结帐,我急忙走到他身边请求能搭车前往珠峰,他听了我的话说已有人要搭车,等他们出发时再看有没有空位,听了他的话,心中有了数,估计大巴有空位。坐在大堂等着,将行李寄存放在宾馆,心里想既使能够搭大巴去珠峰,也不好再请求搭这辆旅游团队的车回拉萨,因此做好了从珠峰返回宾馆,再从定日县坐金杯车或在此搭便车回拉萨的准备。7点20左右,大巴车团队的游客基本上齐了,抬头向车里望,最后一排空着好些住子,这时我请领队让我上去,领队显得也些为难,或许他是怕团队的游客有意见,一般团队不愿意中途有人搭车,担心不安全,其实在西藏搭便车的情况很常见,在路上有人招手请搭车的话,如有空位,师傅一般会停下来带行人一程。见此况,我告诉领队我是在西藏工作的,领队没再说什么,上车时听到有游客嘀咕“又上一个”,后排已坐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20几岁,背包客装扮,我们叁人并排坐在大巴的最后一排,领队清点了人数,车开始启动,从拉萨出来6天了,就要到达珠峰脚下了,心情非常激动,7月22日,两年前也正是在这一天,我从北京起程前往西藏工。
车在距宾馆不到半小时的地方边停了下来,边防检查站到了,领队拿着证明先接受检查,我们仨人各自出示证件后接受检查,这时反倒有些心急,因为领队说如果等我们的时间长了,车就不等我们了,好在背包客俩人出示的证明是护照,翻看了一下就通过了,我的证件也没有问题,领队看我们没有什么麻烦,对我们的态度也平和了许多,我们一再表示了我们对他的感谢。在车上,团队的游客大都在休息,车内比较安静,背包客小声告诉我,他们是夫妻俩,女孩比男孩大2岁,俩人喜欢徙步旅行,在南方的公司打工,一段行程的旅费够了就辞了工作开始旅行,钱花完了又回去再打工,他们去了珠峰后再随缘搭车去樟木口岸,然后从那里出境去尼泊尔旅游。一路上,俩人如亲姐弟一样,相互照顾与关心,人一生如能如此相伴,或许也是一种浪漫。
团队的导游提示大家,说车马上就要到一座海拔5000米的山顶了,从这里能够看到珠峰全景,听了导游的话,车上的人一下都振奋起来了,有人从行李架背包中取相机,有人穿外套,有人打开了车窗,车里的气氛活跃起来,打破了先前的安静。到了山顶,下了车,已有几辆越野车停在山顶,早些时候到此的十几个人,在此等待着珠峰于重重的云雾之中出现,前几天定日及附近的山没有下雨,我们一行有可能能够在雨季里看到珠峰。相信,这时,置身于此,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祈求,祈求珠峰的出现,这时,或许每一个人都希望天与人真的能够相通与感应,假若真的有神灵的存在,或许每一个人都要祈求,祈求神灵能够拨去珠峰前层层雾霭,让珠峰显现云天。
慢慢地,慢慢地,云雾向四周散去,宛如全球性的一次会展在众人嘱目中拉开了序幕,希夏邦马峰从云层中走了出来,洛子峰走了出来,人们开始拍照,云雾继续弥散开去,珠峰,有人惊叫起来,大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珠峰隐隐地从云雾中似乎有所显露,宛如轿前待嫁的女子,蒙着掩面的盖头,就是这么莞尔一笑,就是这么卓越风姿,就是这么典雅含蓄,珠峰,带给了所有在场的人以希望,我们相信,到了珠峰大本营。
三、到达珠峰大本营,前往一号基地观看珠峰
从宾馆出发,经过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3小时左右,我们到了珠峰绒布寺大本营,紫阳透顶,珠峰宏伟壮观,心神合一于珠峰。大本营与珠峰直线距离近40公里。车在大本营停下来,四处都是的车,平地处许多桔黄色的帐篷格外显眼,这些帐篷大部分是外国旅游者自备的,带着帐篷住在这里,假如当天看不到珠峰,可以等到第二天、第三天,及至半月之久,等待看到珠峰,还有的人住在这里,主要是为了拍摄到珠峰不同时段的珠峰情状,如日出与黄昏。从绒布寺大本营进到1号基地要坐40多分钟左右的马车,约4公里路程,那里是最佳的观看的位置。马车一次只能载两个人,因此一些人进去了,一些人只好在外面等待返回后的马车,我们到大本营时马车全走了,同车的背包客开始步行外基地方向走,见背包客走了,团队中有人嚷着说,回去的时候不能再让他们搭车走,领队走过来告诉我说,我可以跟着车回去,说他们大约三小时后从这里离开,我谢过好心的领队。
在大本营拍了许多珠峰的照片之后,走进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参观,进去后主供殿及一些侧殿上着锁,只好围着墙垣走了一圈。走出绒布寺,站在在许多风光照片中见到过的白塔前,四周张望着,想请一个人将我与珠峰白塔拍摄定格于同一景致中,突然看见不远处正在用杯子接水的,在珠峰宾馆我找过的想搭车的那位司机师傅,他抬头时也看见我,我们彼此打了招呼,我向他走了过去,他说这里的车很多,容易搭到,说有的车当天返回,有的车第二天才走,因为有的人要看了日出中的珠峰后才走,听了这位师傅的话,我突然决定我也要在这里住一晚。然后,我告诉这位师傅说我是从北京到西藏来工作的,已在西藏工作两年了,在拉萨也认识不少的藏族朋友,问他能不能找他认识的师傅,帮我找第二天返拉萨的车,师傅同意了,带着我一路走一路打听,打听了好几位师傅,但他们的车都没有空位,这时有人叫着他用藏语说着什么,我听不懂,他们俩向另一个方向走去,师傅用手指着前面对我说,我可以到前面的房子里打听,司机全在那里喝茶,这时,我想既使车没有落实到,我也要先在此住一夜再说搭车事,我谢过师傅,便准备先去告诉团队领队,我不随团体车返回了。转回身往等马车的地方走出,见到团队的人还在这里等马车,他们人多,起码要好几个回程,才能人人都坐上马车。我找到领队,告诉他我要在此住一晚,不跟他们的车返回了,并再一次表示了我的谢意。因为当天不走了,行动也就慢了下来,朝看起来比较简易的藏式平房走去,进出时,看见里面全是人,喝酥油茶的,吃藏面的,向里望去,看见头天见过的小导游在一张藏式桌子前正要起身,便走了过去,与他打招呼,站在他旁边先他站起来一位外国女士,见我过去,也不知许是否是因为她见我与小导游打招呼时熟悉的样子,或许以为我是这位小导游的朋友,她非常友好的微笑着与我打招呼,我与微笑着与她打招呼,彼此拉起了对方的手,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下,我赶紧给小导游说,翻译一下告诉这位外国女士我想搭她的车,小导游当时可能也来不多想,就把我的话翻译给了这位外国女士,或许人有真的有面缘,我们见面时究如熟悉老朋友一样,好像彼此曾经相识过,自然亲切,外国女士听了翻译的话,欣然同意我搭她的车,后来,在回程的路上我们一起遭遇三车对撞,也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生死而安然无恙,途中两次换车,七月遇风雪堵车,一路相行,回到了拉萨。
四、珠穆朗玛,世界之极,近在眼前
回程的车落实了,将在绒布寺大本营住一宿。从茶馆中与将要搭车的外国女士、导游一起来到等候马车处,准备我俩人坐一辆马车进到大本营,正说着,过来一外国老太太,年龄至少在60岁以上,用英语与外国女士说着什么,导游告诉我,老太太希望与外国女士同坐一个车,外国女士同意了,她俩走到一辆马车前交着钱,一人60元,坐着马车先走了。我走到另一辆车前,一时无人同坐,我不想与外国女士距离拉得太远,便付了120元给赶马车的小伙子,告诉他我一人坐一辆车。
马车向大本营方向驶去,路很平,路的左边是山,右边的山前有一大片的沙砾地,珠峰隐没于云层之中。驾驭马车的小伙子看起来不到20岁,会讲简单的汉语,小伙子把驾车的小马驹打份非常好看,小驹马颈脖上挂着的红缨带随着马蹄的踏动,有节奏地摆动着,佩着的响铃叮铛作响,在这寂静的山谷之中,这声响听起来异常的清脆悦耳,山谷中似乎有音乐在回响,是天籁之音吗?沉心听去,像是从石壁之中传出来的,恍然大悟,这里太静了,驾车的小伙子收音机里的音乐声,竟有如大海潮汐冲刷海岸般撞击着峭立的山壁,山壁发出绕樑般的回响。马车走得很慢,驾车小伙子半躺着,听着音乐,阳光中,那一份悠然与自在,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不知是训练有素,还是小马驹与主人相通默契,几乎不用小伙子口令或勒缰绳,仿佛如无人驾驭一样,小马驹自动地向前走着,到了有水源的地方,小伙子第一次显示了他驾驶者的身份,他让马停下来饮水,小马驹饮完水,对着他的主人扬脖子,小伙子拍打着小马驹,爱惜之情发自于心,或许,人与人,人与生灵之间本能的有着一种相惜之情。喝完水的小马驹,似乎要报偿主人之善待,欢快地跑着,山在身后快速地移动,紫阳高照,光芒从头顶上直射下来,本来打着伞的我,收起了手中的伞,让珠峰的太阳,透照全身。生命是一种体验,在海拔5300多米相距地球之巅咫尺之地,体验着阳光彻心的透照。光,倾泻下来,竟如雨丝般洒落身上,一份彻心透心的感受,人在透亮的光芒之中,心似乎也是透明的,生命在此,心在飞扬,飞扬到透亮的世界中,红尘离心远去,心化合于光芒之中。
一号基地到了,心中油然一种敬畏,一种感念,敬畏于自然造化的神圣,感念于苍天让我踏上这块无极之土地。扶着车栏,缓缓地站到地面,不敢有任何的轻心,我独自一人,没有带任何的药物,没有带氧气袋,主要装备是一个保温瓶,两件厚毛衣,一个羽绒背心,一个奥林巴斯全自动相机。小心地,从一个垂直高度不到100米的小山头,顺着一行行的脚印躬身向上移动,山不是很陡,但越往上移动,风越大,越来越大,呼吸开始紧促,脚步开始更加缓慢,几乎停滞不前。直起身来仰面吸气的次数越来越多,我的心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就此倒了,生命在此,或许能够最深切的体验到感知感悟到什么叫着人在呼吸间,人在一瞬间,这时,我静下来,没有再往上行。此时,想起一位探险家朋友曾经告诉过我,登山时调吸运气最重要,但此刻此状,由于怕气一下接不上来,不敢深呼吸,只敢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开始将气往下运,再运,就这样运着气,五分钟后,感到全身的气充盈起来,心定住了,人也就稳住了。不远处,经幡在风中,在阳光下,如火一样激情的飞舞,我的心也如眼前飞舞的经幡,飘动起来,激越起来,离小山顶不远了。平看过去,那位外国女士与外国老太太从另一侧一前一后的也在往上登,那位外国老太太,行动非常迟缓,但没有停下之意,艰难地挪着步往上再往上,十几分钟后,总共半个多小时,我登上了这座小山坡。小山顶上风呼呼地直响,吹得经幡直往人身上缠裹,有5、6个人,全是外国人,或坐着或站着,等待着云层之中珠峰的显现。风太大,我请一个外国人帮我拍了一张以经幡为背景的照片后,赶紧坐了下来,以减轻风动之力,坐下好一阵子,外国女士与外国老太太走了上来,我们打着招呼,从笑容中能够感受到彼此从心里在为对方能够上来而欣喜,我们相互为对方拍摄,我又为她们俩人合了影,这时风似乎小了许多,我们站在小山顶上等待着,期盼着,仰望着珠峰的显现。
或许,云,融化于天地之神气,或许,太阳消散了云的衣裳,珠穆琅玛,宛如一位王者从众山走了出来,群山低俯,万山称臣,那气势,那雄浑,这就是地球之巅,云天之冠,王者之气、王者之势。仰望着,久久地仰望着珠穆朗玛,他近在咫尺,似乎张开双臂就能够依靠着他那宽大的胸怀,跨出一步就能够踏上他的梯级,走向地球,走向宇宙,走向云天。
住宿珠峰大本营,观看到日出中的珠峰
从一号营地近距离的观看了珠峰,从小山下来,在珠峰大本营海拔高度5320米的标石前,留影纪念。往马车停的地方走去,这里有好几家帐篷式的茶馆,驾车的小伙子,在一个帐篷里喝茶,见我走进帐篷,小伙子便起身往外走,我告诉他不用急,我也要在这里喝点茶。我要了一壶酥油茶,接着喝了两碗,心里一下就觉得充沛起来,再要了一碗糌粑,一共10块钱。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吃着糌粑,心里美滋滋的,能量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让小伙子继续喝茶,出了帐篷,向附近的河流走去,河水清澈可鉴,河里的石头清亮平滑,随意地拾了好几块,有一块石头的形似珠峰,连忙拾起来,沉甸甸的,放在了背包里,用河水拍打着颜面,水寒刺心。从河滩边往帐篷方向走,外国女士与外国老太太从小山上下来了,正举着相机四处照着,我们彼此友好的点头笑了笑,我将沉重的背包放在马车上,走到一个帐篷前,往里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在里面,我用相机示意要为她拍照,小姑娘快速的将右手抬至头部,行了一个礼,见状忍不住我一下笑出声来,为小姑娘的单纯可爱。拍照之后,心里真有点过意不去,想着要是带有巧克力或文具什么的能够送给小姑娘就好了,谢过小姑娘,从另一个帐篷里找到赶马车的小伙子,坐上马车起程回绒布寺大本营,外国女士也到了她们的马车前,小马低着头,十分温顺的样子,外国女士用手轻缓地抚摸着小马驹,一副怜爱的样子,看得出来,这位外国女士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
小马驹欢快地跑了起来,一辆辆马车连成车队,当一辆马车超过前面的一辆马车时,坐在车上的人会彼此打着招呼,似乎要将自己看到珠峰的那一份快乐,让所有的人共同分享,看过珠峰,怀着喜愉的心情,回到了绒布寺大本营。
回到大本营后,到小导游与外国女女士住的客栈,让普姆为我安排了房间,房间里有四个床位,每张床上都放着一床被子和一床毛毯,被子在太阳下晒过,干干净净。选了一个靠近窗户的床将随身带的包放在床上,抬头一望,珠峰映入眼帘,这间房子正对着珠峰,我盘腿坐在床上,目不转睛的凝视着珠峰,黄昏时分,金色之光映照珠峰,光带犹如金色的绶带,悬挂于珠峰之壁,珠峰有如凯旋归来披挂金甲绶带着王者,立于众山之上,位于珠峰前方,有小珠峰之称的山峰,与珠峰合为一体,交相辉映,更加衬托出珠峰的英武与雄壮,不知世上之壮观景象谁能与之齐肩媲美!
为了拍摄,我往绒布寺方向走,路上,又再到了那位热心的藏族师傅,我告诉他外国女士同意我搭车,我将坐他开的车一起回拉萨,见我搭到了车,藏族师傅挺为我高兴。想到上午到绒布寺参观,主供殿锁着的事,随便问起藏族师傅是不是这里已经没有供奉了,藏族师傅说是有,可能僧尼在寺外的住处,我请他帮我叫一下,说到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一定要参观一下,师傅说帮我去找女尼开门,他向寺对面的房舍走去。我在绒布寺白塔下面,一边拍照一边等着女尼来开门,白塔前方不远处,一个阿佳在取水,脖子上挂着一大串由硕大的珊瑚石、绿松石缀成的项链,这可是世代传下来的,我忙给她打招呼,并用相机示意为她拍照片,她同意了,朴实淳厚的笑脸摄入我的镜头中。不远处一匹马,纯白高大的马,宛如御驾坐骑,正俯仰着脖子,在那儿悠然憩息,美丽的黄昏夕照晚景,在海拔5300多米的地方,使人感受到一种洗心的超然。
藏族师傅找来了绒布寺的一个女尼,修持于世界上最高的寺庙的女尼,打扮与西藏其它地方寺庙里的女尼一样,紫衣盖身,女尼颜面滋润,走起路来,平稳踏实。绒布寺显得很古旧,这里供奉着莲花生大师法像,可能是海拔太高,香客稀少之故,酥油灯盏里的酥油不甚充盈,布施的钱币显得陈旧。寺里好像只有我们三个人,安静得出奇,女尼始终静静地跟在后面,或在前面开门,绒布寺面积不算大,不到20分钟就参观完毕了,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或许这也是一个可以自耀的话语。
走出绒寺,与藏族师傅一起走到藏式茶馆,里面坐满了当晚住宿大本营的游客、导游和司机。外国女士与小导游也坐在里面,正喝着酥油茶,小导游告诉我第二天早晨7点30在院子里等,然后出发。我与藏族师傅在靠近火炉的地方坐着喝酥油茶,正喝着茶时,走过来一个藏族小伙子与藏族师傅打招呼,并坐下来一起喝茶,小伙子的身体看起来特别健壮,聊天中我知道小伙子是登山向导,主要为那些攀登珠峰和附近山峰的外国人当向导,领着外国人攀登到6000多米左右,我问他登上去难不难,小伙子表现得很平常地说,没什么,挺容易的,我请他吃了一碗藏面,我们一起聊了一些关于珠峰及附近一些山峰的话题。晚上10点了,见外国女士与小导游已离开了,我回到住的房子里,房间锁取下了,推门即开,见另外三张床上,已有游客在床上合衣躺下了,两位女士,一位女士,见我进来,全都从床上抬起了头,很友好地与我打招呼,他们三人是一起的,一对夫妻与他们的一个同事,是广东一所中学的老师,放假出来旅游。他们坐大巴车从樟目过来,晚上8点过刚到珠峰,问起我是否看到了珠峰,我告诉了他们看到珠峰时的情景,他们一遍一遍地说,希望与我一样幸运,也能够看到珠峰。穿着毛衣毛裤我也躺下了,用被子将自己裹得紧紧的,脖子上围着头巾,因为床对着门,门框上方漏风,觉得冷嗖嗖的,同房间的女老师听我说有风,便让她的丈夫与我换床位,女老师见我不肯换,告诉我说她们带着睡袋,睡在睡袋里,再盖上被子就不会冷了,还说她丈夫20多岁比我年轻,见女老师这么说,我也就起床与他丈夫换了床位,换到屋子里面靠墙的位置,躺在背风的床上,油然而生感慨,世上还是好人多。
和衣而睡,在海拔5300多米的地方,没有任何的取暖措施,睡得还挺好,一觉醒来,一看手机的时间显示,6点15分,手机在此的最大功能可能就是可以看时间,将手伸到被子外,空气如冰,赶快将手缩到被子里,在床上躺着,一算从拉萨出来已经整8天了,心想如果当初跟旅游团从拉萨出来,两天最多三天就返程了,而自己出来8天了,还在珠峰脚下,虽如此想,心里却有一种万分幸运的感觉,因为听藏族师傅讲,七月他已拉了三趟游客来,但因为天气不好都没有看到珠峰,有的游客因此哭了。正想着,同屋的一个老师唤着同伴,大家都醒了,我连忙问男老师晚上冷不冷,他说有睡袋不冷,听他这样说,心里有就安慰了许多。他们躺着没有起来,我穿好外衣与羽绒背心起了床,从窗户往外望,珠峰立于眼前,惊喜的告诉同屋的老师们,珠峰出来了,从心里我真为她们高兴,他们与我一样也能够看到了珠峰,不枉此行,没有遗憾。
背上背包,与同屋的老师们道别,让他们回到拉萨后去找我,她们伏在窗户上拍摄,身子还在睡袋中。走出屋子到院子里,一看时间7点20分,外国女士拿着相机在院子里照相,我也端着相机拍了两张,没胶卷了,心里一下就着急了,眼看着珠峰渐渐光亮,太阳正在升起来,问旅店普姆有没有胶卷,她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一个藏族导游用藏语说给她听,她直摇头口里说着“门都”即藏语“没有”之意。想起到昨晚同屋的老师可能有胶卷,急走到窗户处,她们仍伏在那拍照,问老师有没有多余的胶卷,幸好她们有,从背包里取了一个给我。在院子里见到小导游,正为外国女士拍照,他告诉我不用着急,外国女士还要拍一会儿照片,到出发时他叫我,我来到绒布寺白塔前观看珠峰,晨光朦胧似幻,珠峰美丽之极。
回程路上,在定日县遭遇三车对撞
近8点,我们从珠峰大本营出发,返回拉萨。我们坐的是62丰田越野车,听藏族师傅讲是单位淘汰下来的车,他刚开了一年多,车况还不错。小导游坐藏族师傅旁边,我与外国女士坐后排,我坐左边师傅后面,她坐右边。车开出大本营不到不久,在一开阔处能够看到珠峰,外国女士让车子停下来,这时太阳已升起来,这时的珠峰在朝阳映射下,金壁辉煌,光辉灿烂,蔚为壮观,我们在此又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上车出发,一小时后,停在一藏餐馆前,进到藏餐馆里吃早餐,火炉边,小导游取下墙壁上挂着的马头琴,弹了起来,马头琴声,清亮悦耳,我赶紧将这一情景拍了下来,藏餐馆女店主,为外国女士端上摊好的鸡蛋,我与小导游、司机师傅喝酥油茶、吃糌粑,女店子身上挂着的银质腰牌在特别的大,为她拍了一张照片,闲聊中,我问她在旅游区内开餐馆,一定挣了不少钱,她笑了,笑得特别的开心。车以每小时70公里速度向前开着,到了来时5000多米能够看到珠峰全景的“乌子昂”山顶,山顶停了好几辆车,七、八个外国人站在那儿,等待着重重云雾后面珠峰的显现,外国女士见状兴奋地与他们交流,听小导游讲,她告诉他们她见到珠峰了。我们在此呆了不到10分钟,又去发了,一上车,外国女士用英语讲了一大段话,小导游告诉我和师傅,外国女士说她这次来珠峰旅行,感到自已十分幸运,在山顶上的一个外国人说他来过两次了,一次都没有看到珠峰,她才来第一次就看到了。见外国女士的话多起来,我们开始与她聊天,从聊天中知道,她是加拿大人,父母及两个姐姐都在加拿大,她自己应聘到香港一所学校当小学老师,她还没有结婚,我们给她开玩笑说以后到西藏找一个藏族小伙子结婚,她也不介意,说是很喜欢西藏,这次假期来珠峰旅游,明年想到阿里去,还说要将这次拍的照片,放大后挂在教室里给学生们看。她说话的语气与神态让人感到她非常喜欢她的学生,也很敬业。她也问我一些个人问题,比如结婚了没有,我告诉她我的孩子已经12岁了,与我差不多高了,她很惊奇似的,用手比着我的头,连说了三遍,这么大的“BOY”,她说她的学生也是这个年龄,比划着告诉我她上课的样子。她说话时,有的单词我能够听懂,也就大概知道一句话的意思,大多数时候听不懂,小导游为我们翻译,她看到路上比较有特色的藏式建筑或一些奇异的地貌,就会拉长声音叫着小导游的名字,然而问一大串的问题,小导游英语非常流利,知识面也比较广,他的回答总使外国女士比较满意。小导游很多时候也比较主动地给外国女士讲解,一路上,车里的气氛轻松活跃。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了定日珠峰宾馆附近,车顺路拐到宾馆,我取了存放在宾馆里的行李箱,外国女士提出在大厅休息一下,20分钟点以后,我们起程出发。
回程路上,三车对 撞,生命一次生死穿越
车开出定日珠峰宾馆约半小时左右,想到从宾馆取回的食品袋里还有一罐红景天饮料,便反身从后座上的袋子里取这罐饮料,顺便从脖子上取下相机放在了包里,回身坐好后看见小导游靠着椅背在睡觉,我想把这罐饮料给外国女士喝,我叫醒了小导游,请他把饮料给外国女士并告诉她红景天喝了后的好处,外国女士接过饮料很高兴地喝起来,这时,小导游问我有没有在珠峰买化石,我告诉他对于化石我不懂,但我捡了好几块石头,我说回拉萨后去药王山下找刻玛尼石的工匠刻上六字真言,一边说一边将依靠着依背的身体直起来并往前倾,准备将放在藏族师傅椅背口袋里的保温杯拿出来,喝一口水,就在我往前倾的这一瞬间,我的眼睛一下就像水晶体似的,瞳孔放大,清晰地看到不到两米的正前方,一辆白色的越野车正飞弛而来,一辆大卡车,迎面不到一米,条件反射,我惊叫着,本能的抱着头侧身倒向座椅。一阵剧烈的震荡之后,大脑一时空白,过了好一会儿,人有了感觉,用手一摸,头还在,再一摸,眼镜没有了,眼睛能看见,一看手上都是血,从鼻子里流去来的,突然反映过来,身边还有人,猛回过身,拚命拍打身边的外国女士,她整个人卷曲着,头顶着前座的椅背,见她抬起头,我本能的拍打着她,安抚着她,见她头上撞青了一块,让她动动肢体,没事。小导游伏在车窗前,驾驶座上没有人,旁边的车门已不成形,大部分已脱落车体。我和外国女士大声叫着小导游的名字,我站起身来,推摇着小导游,没有反映,我和外国女士都吓坏了,等了几分钟点,小导游抬起了头,脸部全好的,左手小臂又青又紫,手肘一下不能直起来,他说手痛得很,晕了一阵。我与外国女士下车找藏族师傅,看见他正在车的前方与人又比又划的说着什么,我们下车往外走,我的眼镜在手刹下面,居然完好无损,而眼镜掉下来时,没有划伤脸,也真值得庆幸。藏族师傅鼻子上流着血,嗓子快说哑了,我问他伤着没有,他说他没事,他正在与对面撞过来的那辆62丰田的司机叫喊,他太生气了,他说在十几米的地方已经看见了东风加长卡车开过来,他因此减了速,但没有想到东风卡车后面突然窜出一辆超车的62丰田,车速又非常快,根本来不及躲避,直接就撞上了,幸好两辆62丰田将要正面对撞的时候,藏族师傅的方向盘向左偏了一下,也就是在我惊叫的那一瞬间,向左撞到了东风车上,东风车的速度相对慢一些,我们的车把东风加长车前面的保险杠撞断了,撞击时的力量可想而知,我们车的车头撞变了形而且撞翻了起来,车被东风大卡车和超车的62丰田夹在中间,撞过来的车只是车门刮伤,不幸中的万幸,三辆车均无人员伤亡。后来听说,那一天,这一条路上,还有两起对撞的车祸,人全是从车上抬下来的。第二天,我在日喀则宾馆大厅里,遇见一个小伙子告诉我说你们真是太幸运了,我当时一下没有回过神,愣了一下,他忙解释说,昨天你们出车祸时,我们的车就在你们车后面,亲眼看见你们对撞,他就他们当时都以为我们全完了,小伙子说车祸从后面看起来简直比电影里的车祸镜头还惊险。世人有,戏上有,其实生活最真实最戏剧化,生活中所发生的情,远远超越于电影或其它艺术形式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就如我们所经历的车祸,或许就是电影拍摄,也只能使用替身演员,导演是不会冒险让演员现场拍摄这样的镜头。我们真的是幸运,三车对撞人无伤亡,幸运概率或许可以说就只会是万一,而我们就成了这万中之一的幸运者。想到车祸发生的那一瞬间之况,不禁想问自己,假如我当时不是好心地给外国女士拿饮料,取下了一直挂在胸前的体积不算小的相机,同时,唤醒了小导游,如果撞车时他是睡的,如果撞车时相机顶在我胸口,假如我当时自己没拿水喝,没有前倾看见对撞过来的车而惊叫,师傅方向没有朝左打了那么一点点,我们又会怎么样呢?生活中没有假如,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说来就来了,发生就发生了,不会什么事都会在人为的设计与掌控之中,许多事不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抬头感念苍天,正如一首流行歌曲唱的,“这是老天保佑的”,或许,是的。
从车上下来,见大家都没有什么事,我和外国女士一起走到不远的河边,外国女士用水洗着青紫的额头,我用手捧着冷水拍后脖颈,低下头用鼻子吸着冷水,在老家小的时候谁家孩子天热流鼻血大人就用这个方法让孩子止血,还好血不是很多,洗好后,站起来走感觉左腿有些疼,一看,小腿上青了一大块,没有伤着骨头,走动自如。我们从河边走到路边的山坡上坐下来,一人一个大石头,这时来往的车已堵成了长龙,见藏族师傅一个劲的在向围观的人讲述车祸的经过,我走过去让他不用着急,给他说车祸的责任不在他,责任方会赔偿修车费的,问他买保险没有,他说买了保险,我让他更不用着急了,一边劝慰他,一边回身从车里取出相机,将现场拍了下来,并告诉师傅说是车祸处理时如果遇到有什么说不清楚,我给他提供照片,问他让人打电话报警了没有,他说有返回定日的车,答应到县里后帮助给交警打电话,但是交警要从日喀则方向的拉孜县过来,正常情况也要3小时左右,交警才能赶到现场。这时,一些车从路与山体之间较缓的地方试着在通过,一辆卡车过了一半,过不去,后面司机的齐叫声叫喊着让卡车倒回去,从定日出来的一辆卡车在不宽的路上小心地从拐弯处将车身倒回去,车轮有三分之一悬在路沿上,再后一点就会陷在下面的泥土里,真悬,司机技术好,将车打了一个倒,返定日了。
坐在山坡上,望着眼前情景,对撞的车、围观的人,这是自己一时之亲身经历吗?河边的牦牛吃着青草,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与它没有关系,它依然悠闲的啃着它的青草,唯有人,有自我意识的人会对自己的经历或悲或喜,有所忧有所郁有所感有所悟。此时的我,或然也有如一个旁观者,究有静如止水之感,因为一瞬间的生死,拟或说是一次生死的穿越,似乎于生死也就有了一种顿悟,一种淡定,生命原本一瞬间,自然而来,自然而去。
五、回到拉萨,对于生命存在的认知与思考
在定日县车祸现场等了近两个小时,小导游找到了一辆车,一辆一位老年的外国女士包租的旅游车,小导游请求老年外国女士让大家坐她的车回到日喀则,老年外国女士起初有些不同意让我搭车一起走,与我同车的外国女士主动对老年外国女士,说我与她一直在一起,请让我们同车一起走,老年外国女士同意了,就这样我们离开了车祸现场,从定日回日喀则。
一路上,两位外国女士谈得十分投机,车里笑声不断,年轻的外国女士讲起了车祸之事,神情比较自若,她用手比划着告诉外国女士,说在车祸后我如何拍抚着她、安慰她,就象对一个“BOY”一样,听到此,深感年轻的外国女士是一个比较重情感的人,不由得又拍了拍了她,年轻外国女士知道我听懂了她的话,相视一笑,我们一起经历着一场生死,心无障碍,彼此能够体味到人与人之间超越语言而发自内心的关切。老年外国女士将旅行包里的零食不断的分给我们吃,听说小导游的胳膊和我的腿上有伤,她让师傅停下车,从后备箱背包里,取出药,亲自喷在小导游和我的伤处,同时还用手为我们在伤处搽揉,这种场面,让人想起电影里红十字会救援人员对伤员救援时情景,深感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最本能的扶助与关切。
从定日到了拉孜县,快到县城时,见路边上停放着两辆面目全非的越野车,一辆南方车牌号的斩新的桑塔那,一辆拉萨的丰田V8,开车的师傅说肯定是两车对撞了,路面上血红一片,与我们的车祸相比,我们的确是万分的幸运。近拉孜县城,准备到一个餐馆吃饭,为表示对老年外国女士让我们搭车的感谢,我想请她和大家吃饭,翻译将我的意思翻译给老年外国女士时,她却表示出不快与不解之意,不明白为什么要请她吃饭,外国人与我们的习惯不一样,外出吃饭一般都是AA制,明白其意,我马上让翻译告诉她,尊重她的习惯,不请她吃饭了,后来她与年轻外国女士AA制,坐一起吃,我们另坐一桌一块吃,那顿午餐吃得特别香,吃得特别多,与大家开玩笑说,脑袋还能吃出香来,一定要多吃点,玩笑归玩笑,车祸霎那间,让人感到生生死死的无常,因此心情中更有了一份轻松感觉,一种心无挂碍感觉。
在日喀则与老年外国女士道了别,本来想与年轻的外国女士同住一个宾馆,宾馆已没有空房,在与小导游约定第二天早上七点,到他们住的宾馆搭他们的车回拉萨后,便打了出租车,到了别家宾馆,一问宾馆有房间,标准间380元,服务员见我一个人,说是有单人间280元,我什么也没想也没说,就要了单人间,好心的服务员问我为什么不要求打折,我脱口告诉她,上午经历了一起三车对撞的车祸,只想尽快美美地睡一觉,没有心思为了几十块钱,说太多的话,虽然在金钱上我并非富有之人,但这时心里真觉得几十块钱与一场瞬息之间就可能夺走人之生命的车祸相比,太微不足道了,尽快安定自己最重要。服务员听我这么一说,主动为我打了折,到了房间,洗了热水澡,躺在宽大的席梦思上,望着房间中央悬挂着的花瓣状的吊灯,舒适极了,车祸情景不由自主的涌入脑际,车祸过后还活着,从未这么深切的感受到,人活着就是最好的生命内涵。安稳的睡了一小觉,打电话,向餐厅要了一碗煎蛋面,服务员送来面条,七块钱一碗,当我给她10块钱时,服务员很生硬的说没有零钱,就不找了,不在钱的多少,服务员这种强制性的行为,应该说在宾馆是不允许出现的,这样做有损宾馆形象,要是过去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给前台打过电话说一说,较较真儿,而这时心里想到的却是如果因为自己的一个电话,让服务员受到什么影响那太不好了,当有这样的心里活动时,突然感到自己对待生活中的事情时,心中更多了一份平静与宽容,吃着热腾腾的汤面,心中一种心平气和的愉悦。
第二天早晨,准时到了外国女士所住的宾馆,小导游正在前台结账,十分钟后,外国女士、小导游和我坐上小导游联系的旅游客车,从日喀则回拉萨,车上连同司机师傅一共只有四个人,显得十分空荡。车开出日喀则,远山雪光闪闪,师傅说这一路近几天一直下雪,七月天,寒意袭人,外国女士戴上了红黄绿色彩鲜艳的手套,见我们望着她的手套,她很高兴的告诉我们说,这是她自己织的。天空中,飘着雨,夹着雪花,车在山路间停了下来,将头伸出车窗外,看到前面停成长龙的车,再往远处看,盘旋的山路上全是车,司机师傅下了车,一会儿上车告诉我们说,路面积雪堵车,此处已经9个多小时了不能通车了,清晨来的除雪车一直来回清扫着路上的积雪,这时,外国女士开始着急,说她的机票还没有确认,她必须次日飞到广州出境,她的签证于次日到期,我与小导游不断的安慰她,说当天能够到拉萨的,小导游告诉她到了有固定电话的地方,马上通知游行社,让人办理机票确认手续,还好,不到一个小时,车开始通行,我们为外国女士不会出境滞留而遇到手续上的麻烦而高兴,下午6点过,我们回到了拉萨。
回到拉萨,朋友们问起珠峰之行的感受时,只是告诉大家看到了珠峰,车祸之事几乎未与人提及,近一个多月,脑海中虽不时闪现车祸的情景与场面,心,却异常的沉宁。生死一瞬间,人生中第一次如此面对生死。生死之生命话题,时时萦绕脑际,在一个星期日,去到了拉萨北效的一个山路上,从这里,可以望到对面山间那一方坦平之处,天葬台,人们心中神秘而又神圣之地,神鹰从此把曾经鲜活的生命因为呼吸的止息,而将其身心带向天空之深处,神鹰带走的生命,拟或也就实现了一次生命自我之轮回。
轮回,生命是否真实的存在着一次又一次的轮回,探究这样的话题,如果仅限于宗教层面与意义上,显然会有其定论,因为宗教有其安慰人之心灵之功能,宗教倡导人之为善,以灵魂的存在与轮回作为劝善的开光法器,从此意义而言,轮回的理念,之于信众修身息性,拟或可以说是有着相当极积的意义,当然,作为唯物主义者,其实无需探究这样的话题,因为现代科学并没有实证出人之有灵魂,因此轮回之于唯物主义者而言或许可以为不存在的概念。那么,言及生命之话题,或许可以不言及生命之灵魂有无拟或是否存在轮回这样的话题,然而生命话题中,个体生命渴求生命长存之生生命之内在追求,或许,可以说是生命个体一种共性之追求。人,自然界唯一有思想的生命,生命存在与否之内在识别,不唯其以自然生命之是否存于世为其存在之唯一衡定,识别生命之存在,更有其价值层面之内在,也即生命存在于生命价值之中,从此内涵而言,生命存在之最大动力或许就是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
生命之有限,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由此,生命存在之时,或许更应该以一身之心力达至自我生命之顶点。如此,在生命历程中,有许多的权衡或许其实是可以放弃的,有许多的得失或许也是可以不予以计宜的。生命有为,有为于个体生命之自我价值实现之追求,有为于以生命积聚之能量,最大限度完成自我,实现生命之价值。
晨光之中,神鹰盘旋于天穹,就这样世世代代,带走了多少曾经存在过的个体生命,生命源于自然,归于自然,天葬,或许,生命向大自然最彻底的回归。生生死死,其实平常,原本平常,自然之生死长存,生命个体之无法超越,然而,因之生命可以因其生命价值的实现而长存其中,由此而言,那么生命之生死或许可言超越。之于生命生死之超越,拟或可以作如是之解读,即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包含死、生包含生,可以为不完全的界定与概念,这有如微积分求解,最初给定的值,决定其解之极限;求解生命方程式,生命价值或许就是生命方程式之初值,寓自我理想于社会理想与社会实践之中之生命价值极限之追求,或许就是生命存在之自我超越之生死超越。
人在旅途,人在经历,人生之旅,生命之旅。生命,自我完成自我实现之旅程,生命价值之自我实现,生命存在之生死超越。
附:
《珠穆朗玛,无极之王者风范》
珠穆朗玛,世界之最高峰。等待着,期盼着,这或许将只是一生唯一的渴见。您在崇峻陵之后,您在茫茫云雾之中,显现着无极之力量与意志。
阳光倾泻下来,在白雪绵亘之山峰之间,在渺渺云雾绕环之下,珠穆朗玛呈现出身具百川之气之势,有若一位王者,一位智者,使人感受到其内在之深邃与无极。仰望着珠穆朗玛,生命似乎必须于内心深处做一次追问与寻觅,生命将要有如何的高度与境界呢?
珠穆朗玛,地球之无极。抬头举向天空,天空之任意星点均高于珠穆朗玛,心力有远目力就将有多远,心力与目力,生命思想与境界之载体。推及生命,或许因此就可以有这样的一份认知吧,生命之目力有多高远,宇宙也就有多高远,生命之心力有多深远,其在自然社会之中实现社会理想的心力就有多深远,其境界就将有多高远。
高远之思想,生命之境界。
附:
《雪域心境》
西藏,雪域。
延绵无垠的雪山,垂悬天际的云幔。路,似乎总是从山的那一边,延伸向天边。这时,也许您真的就会相信,人世间有一条通向苍穹的路,一条天路。
雪域,这一片别样的土地,冬日温绚的太阳,秋日密布的星群,夏日清润的夜雨,春日空灵的天穹,五彩经幡传递心的祝福……雪域,成就一种心境,一种天地之纵横,心宇之阔大的心境。如此之心境下,总让人不禁向山川向白云去追问,追问生命内在的意义。生命究竟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这或许是一个亘古的话题。
苍茫山川,遥遥白云,大江东去,生命似乎真的只是一息;天之苍苍,地之茫茫,丹心可照汗青。之于自然,生之也能长存,命之也能永恒。于是,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不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将到哪里去,苍茫岁月,铭记下的该是那些有为于他人,有为于时代的生命印迹。
西藏,生命境界之追寻与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