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球 > 欧洲 >

在波茨坦目睹植物“大迁徙”

来源:世界旅游报 2022-06-06 21:25

植物“大迁徙”仪式

在德国勃兰登堡州的首府波茨坦,每年5月底,有上千株在温室中越冬的植物要从室内“走”到户外,重新沐浴在春日温暖的阳光里。近日,笔者专门前往世界文化遗产地波茨坦无忧宫花园,参观了盛大的植物“大迁徙”仪式,这项古老的传统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沿着小土路行至波茨坦无忧宫花园的深处,在树木掩映间,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轮廓渐渐清晰。这座建筑就是修建于1851年至1864年间的橘园宫,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夏季避暑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位颇有艺术天赋的国王对遥远的南欧充满了向往,因此直接参与了宫殿的设计和建造,将地中海的文化与风情融入其中。

笔者到达橘园宫时,植物迁徙仪式还没有开始,但储藏越冬植物的温室已经对公众开放参观。宫殿东西两侧各有一间温室,目前共收集有上千株大型盆栽植物。

能够入住橘园温室的植物也是有讲究的。据柏林-勃兰登堡普鲁士宫殿和园林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介绍,植物的选择要以尊重和保护古迹为前提,它们必须与宫殿诞生和发展的文化历史时期相一致。在每年5月至10月,所有植物都会离开温室,在巨大的无忧宫花园中各就各位,整片园林就会重现古典和巴洛克时代的样貌。到了深秋季节,为了确保这些喜阳和对温度敏感的植物能安然度过接下来的寒冬,它们又会被搬回到温室中。

笔者参观完橘园温室,植物迁徙仪式恰好开始了。只见园林工作人员熟练地使用木板、绳索等简单工具,利用杠杆、滑轮、滚木等原理,将一盆大棕榈树盆栽缓慢移动至货运叉车前方的托臂上。因装高大植物阻挡了视线,负责驾驶的工作人员只能凭借经验将车倒着驶出温室,并在其他同伴的指挥下一路开到指定位置,最后众人齐心协力将盆栽完好无损地卸下。

现场还有传统工具和方法的展示环节,用来说明古代的园丁是如何用纯手工方式完成植物迁移工作的。相比之下,现代因为有了先进的起重设备和运输技术,处理这些重达数吨的大型盆栽更加得心应手,不过在一些技术细节上仍然需要手动操作。在面向观众的演示活动结束后,园林工人们要继续把温室中剩余的数百盆植物陆续搬运出来,摆放到园区的不同地点,还要根据生长情况为部分植物进行换盆和移栽。通常完成所有植物的迁徙要持续几周。

在植物迁徙仪式之外,园林专家还向观众介绍了波茨坦橘园温室早年的功能用途和使用至今的历史以及养护热带植物的知识和技巧。多年来,箍桶匠乌韦∙舒伯特一直负责为橘园植物制作花盆,观众可以在现场听他讲解箍桶的老手艺或购买木制花盆。此外,无忧宫花园的工作人员也支起摊位,出售能够在家里种植的小型花木。

工作人员解答了笔者关于“橘园”这个名称的疑问。现代欧洲人的橘园情结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亚历山大大帝从波斯引进佛手柑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柑橘类水果经常出现在神话传说中,又因其远渡重洋而来,显得更加稀有和珍贵。四季常绿的橘树代表着古罗马人对永恒的追求,芳香诱人的柑橘则是古罗马统治阶层的身份象征。

自16世纪起,种植柑橘类树木成为欧洲的宫廷时尚,最早是以露天植物园的形式,冬季需要在外围建造木棚保温。17世纪下半叶,永久性的橘园建筑和暖房出现。拥有柑橘温室在当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是王室贵族私家花园的标准配置。后来,橘园的释义也逐渐扩展为“收集外来的、不耐寒的植物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橘园这种花园形式将装饰性、观赏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满足了王公贵族对包括柑橘在内的各种异国水果的需求,因此深受务实的普鲁士王室的喜爱。今天,无忧宫宫殿前的梯田上仍然种植着葡萄树,梯田两侧则是核桃树和栗子树,矮墙的壁龛里嵌着无花果树,附近区域还有苹果树、梨树、樱桃树和桑葚树。毗邻花园的道路叫作“桑葚林荫道”,名称就来自于此。

投稿郵箱:mishu@188.com Copyright © 2017-2019 unwto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