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一名旅行社门店经营者的起伏之路
2月6日,暂停三年多的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游重启,旅游业正逐步迎来全面复苏。疫情前在上海经营着多家旅行社门店的邢豪斌,近些天也召回了数名当年的同事,开始新的忙碌。
疫情三年,作为旅行社门店经营者的邢豪斌曾有过怎样的起伏?以下是他的故事。
我是2006年左右开始经营旅行社门店业务的,当时门店挂靠的主要是一些国有大型旅行社的名头,生意还过得去。到2017年前后时,互联网上的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很多人也更习惯于在互联网上订购,我就将门店的加盟品牌重点转向了携程。
当时,除了在中山公园、人民广场、松江等地拥有四家携程门店,我还和和朋友合作经营了几家其它门店。现在回想,2019年对旅游业来说是年景很好的一年,国内游、周边游常年都不错,出境游的大订单也不断。
有时,门店里走来一对年轻人,没花多久时间就选好了人均一万多元的旅游产品,指着身后的父母说:“钱他们付,我们就是来挑线路的。”这种情景,通常是长辈赞助年轻人出去度蜜月。也有一些经济条件好的老年人,一年会出境两三次,他们习惯于来门市听介绍、挑产品。总之,当时大家都很舍得在旅游上花钱,我名下十多家门店一年的营收可达到一亿元以上。
但这些都在2020年1月戛然而止。新冠疫情初袭时,大量春节黄金周退单让同事们忙到人仰马翻。更大的困难是,后面几乎没什么收入了。我算过一笔账,十多家门店的房租、几十名员工的工资等,每月硬性支出超过40万元。旅游业务收入急剧减少,但还有这么多人要养家糊口,怎么办?
疫情开始后不久,有同行在朋友圈或微信群转发水果、生活用品等团购类套餐,以赚取一点收入。我没让同事们跟风做团购,而是想办法买断一批境外高端品牌化妆品再零售,盈利情况还过得去,至少让大家能有口饭吃。到2020年7月中旬跨省游重新开放时,门店又开始承接旅游业务,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所有门店维持着全开状态。后来几个月业务比较好的时候,门店甚至还能实现盈利,殊为不易。
原本,大家都还比较乐观,觉得疫情的影响最多半年左右就能恢复。我预计得悲观一些,曾做好所有门店全年亏损的心理准备,但没想到疫情会持续三年有余。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疫情反反复复、跨省游关关停停,门店营业收入没了,同事们也只能维持着“两天打鱼五天晒网”的节奏,休息时多陪陪家人、照顾孩子。
去年3月下旬到今年春节,疫情对旅游的影响依然巨大。这个过程中,一些陪伴了我好几年的同事实在等不起,有人直接回了老家,也有人选择转行。他们大多来自外省市,收入减少后实在无法承担上海高昂的租房及其它生活成本。
当年在门店做销售的员工小夏,转去做了抖音直播。疫情前,小夏因为形象好、嘴巴甜很受顾客欢迎,业绩好的时候一个月收入能拿到一两万,也是门店的“台柱子”。疫情令收入一落千丈后,熬了很久的小夏来向我告别,说:“老板,我没法再坚持了,毕竟一个月5000-6000元的房租要付。”我表示理解,也感谢她曾经的付出,说:“疫情之后,如果你还在上海,我们可以再聚首。”
像小夏这样离开的员工,前后一共有8名。一些在上海有房子的本地同事,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强,依然选择和我一起等待曙光。这些留下的同事中,不少人已和我共事了八到十年之久,他们喜欢旅游业,现在转行也面临瓶颈。店在,希望就在,我们都还没有放弃。
疫情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但危机中也孕育着新机会。以前业务繁忙时,我和同事们全年都在忙着策划线路、推进销售、接单发团,像旋转的陀螺一样片刻不停,没有太多时间静心思考。疫情期间,大家进入了一个相对空闲的状态,同业之间的交流变多了。大家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也尝试整合资源,为未来旅游业的复苏做准备。
在与同业的交流中,我得知一些疫情前主营出境游的大咖,原本一年营业额可达十多亿,过去三年中也只能彻底“躺平”。对他们来说,与其转去价格战白热化的国内游市场,不如积蓄力量等待出境游市场开放。
在和大咖们的交流中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发现自己疫情前部分目的地产品的采购价格偏高。今后再开展此类业务,每年的采购成本至少可以节省好几百万元人民币。这种含金量很高的信息,疫情前我很难获知。
今年春节前夕,得知出境团队游即将放开,我和同事们都很高兴,黎明前的曙光终于到来!实话说,如果出境游再不开放,我的有些门店就撑不下去了。疫情期间只要条件允许,我经营、管理和投资的门店没有一家停止营业,这是我非常骄傲的事,当然也意味着每月巨量的支出。
春节假期时,我已经有了全年的预算安排计划。从年初三开始,我和同行们约了好几场咖啡,一起聊聊未来的方向。我还召回了4名之前离开的同事,为后续的工作提前做准备。在此之前,我们团队核心人员已经陆续去了3次澳门考察当地接待资源。对中国游客十分友好的泰国市场上,我的合作伙伴年前也刚回来,后续肯定会陆续开展业务。
现在,门店老客户的预订正在陆续回归。对于旅游业,我依然充满期待。旅游不仅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全世界通行的文化经济交流方式。无论是短途游、国内跨省游还是出境游,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有资源,我还会考量一下入境游板块。经过三年的“断层”,期待入境游会有扶持政策出台,旅游人在这一块也有很多事情可做。
至于未来究竟怎样的旅游产品才是最好的,这需要由市场做出选择。我们会尝试各种不同的产品,在受欢迎的产品上提高性价比,采购时多拿点谈判筹码。
过去三年中,我所在的行业几乎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的从业者,很多人永远地转行离开,也有人还会回来。对年轻人来说,旅游行业依然有很多机会,甚至比以往更多。欢迎更多的新人投入进来,一起开拓新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