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隋唐洛阳城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唐、五代、北宋仍作都城或陪都,相继沿用530余年,是中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隋唐洛阳城遗址占地47平方公里,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和曜仪城等小城构成。城西还有西苑。洛阳全城共有109个坊里和三个市场。
隋唐洛阳城是宇文恺设计建造的。宇文恺将隋唐洛阳城的规划设计完美地与洛阳的山川地貌结合在一起,真正地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
那么,隋唐洛阳城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古代都城?它是如何设计建造的?
隋唐洛阳城不因于汉魏洛阳城,而是西移至今天的洛阳市区。
洛阳城平面近方形,洛水横贯中部。分为外城、皇城(太微城)、宫城(紫微城)三重城垣,外城周长28公里,城垣全部以夯土筑成,基址宽15—20米。洛阳城的平面呈方形,东城墙长7312米,南城墙长7290米,西城墙长6776米,北城墙长6138米,墙下有石板砌成的下水道。
隋唐洛阳城的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宫城在皇城之北,宫城北面有圆璧城,又有东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东面有东城,其北部有含嘉仓城。郭城东北部及洛河南岸为里坊区。
一、外郭城
外郭城平面略近方形,郭城南、北、东三面开八门。南面正门是定鼎门。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形成棋盘状格局。
郭城“南北广狭,凡一百三坊,三市居中焉。”里坊呈方形,布局整齐,周围筑墙。目前在外郭城东南部履道坊 发现了白居易故居。
北市在洛河以北,西市、南市在洛河以南。洛阳城的设计比长安城更注重城市的商业功能。洛河方便运输,故直接规划在城内,发挥水系的运输作用。
二、宫城
宫城在郭城的西北部,略近方形。城墙内部夯筑,外部包砖。南面正中为应天门,应天门两侧有双阙。北面正中为玄武门,应天门-玄武门是宫城的南北中轴线。宫城内主要宫殿 区二号台基经过发掘,后被确认为武则天时期的明堂遗址。
明堂遗址为一座八角形夯土台基,台基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大柱坑。在明堂遗址西北部发现了基础台基可能分别是佛光寺、徽酋殿、弘徽殿等。东宫在宫城东南部,自成一城。
在应天门内右侧还发现了隋唐两代为营建宫室而建造的砖瓦窑群。
三、皇城
皇城围绕宫城的东、西、南三面,东西两侧与宫城形成夹城。内设五省、三台等中央官 署,还有接待外宾的馆舍。
四、宫城、皇城周围的小城
宫城、皇城周围的小城主要有六个,它们是:曜仪城和圆璧城、东城及含嘉仓城、东西隔城。
(1)曜仪城和圆璧城
曜仪城在宫城之北,狭长型。圆璧城在曜仪城之北,呈矩形。
(2)东城及含嘉仓城
东城在皇城之东,城址为长方形,近年在东城在发现了官营的砖瓦窑,出土有建筑构件和陶瓷器。东城之北有含嘉仓城,仓城中粮窖密集。
(3)东西隔城
在宫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还有方形的小城址各一座。
五、西苑和上阳宫
隋代在洛阳城西筑西苑。在西苑以东,皇城西南有上阳宫,为唐高宗修建,此后成为洛阳的主要宫殿。
隋唐两代的最高统治者先后居洛阳城半个多世纪,武周时期更是长期居住在神都。五代时梁、唐、晋曾都在此建都。宋时称为“西京”,宋金之际,毁于战乱。
隋唐洛阳城遗址是中国现存隋唐时期保留较为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隋唐洛阳城作为唐朝的东都,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并列为隋唐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