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球 > 亚洲 >

漂泊的乡村人

来源:世界旅游报 2025-01-01 11:22
村庄似乎都成了一个模样,笔直的街道切掉了弯曲的小巷,挺立的楼房淹没了挨挨挤挤的院落,或烤漆、或鎏金的大门又宽又高,却家家关闭着,一如当初最热闹的学校缄默其口。村里人少了,很少了,能见到的大多是老人。

街上,有溜溜达达的狗,黑的,黄的,白的。它们在巡逻村庄,也巡视自己的内心。

村里的一部分年轻人,搂起家底收拾家当,用身家性命抵押,把楼房当作楔子,将自己和后代都嵌进城市,他们在城市生活,在城市接受教育,俨然城市主人的模样。进了城的成年人,不甘于只有陪读家长的身份,在城市寻觅新的职业,在水泥地上扎根。

他们没有切断乡村,保留着乡村的身份,很难给他们定位,城市人?还是乡村在城市的漂泊者? 也许他们打心眼里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然地穿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自由切换着市民和村民的身份。

还有一部分人,从上了大学到参加工作,像一粒种子,把自己移栽进了城市,在城里生根、成长。

村庄小得似乎容不下他们,纷纷涌进了城里,仿佛城里才能盛得下跳动的欲望,才有最好的未来。

每一个从土地走出去的孩子似乎带着宿命,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或者说都会回到原点。许多人似乎意识不到这一点,就像那个当初在树下朗朗背书的少年刚子,在外漂流了大半辈子,直到暮年白发,才发现村庄其实是最深的内殿、最后的归宿。

一纸录取通知书跟着奶奶的小脚,颤巍巍地踩遍了杨树林村,考上了省城的学校,就连杨树林也多了一份“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潇洒与快意。父亲为乡亲们放了一场电影,村庄的人谈论了许久,村庄也热闹了许久。尤其毕业后刚子留在省城工作,更是以后更长久的日子里,杨树林村家庭教育的励志模板,在孩子们耳边喋喋不休。

那时,村庄的人还都在村庄里,饭市上舞蹈的唾沫,带着村里热乎乎的新闻,飞到邻居的身上、脸上,街巷里奔跑的孩子踩起的尘土还未落下重又飘起,狗、鸡更是自信地独占着一片土地……人们翘首以盼外面的世界,动物们却笃定地守着村庄,好像更喜欢呼吸乡村的空气。它们比人的信仰更坚定。到城里它们就成了流浪者,在乡村,它们就是守护者、是“坐地户”。

读书少年离开得彻底,连户口也带走了,又在城里有了工作,成了“国家人”,似乎他不再是杨树林的人。可村里的人都觉得他是村里的人,成了村庄人的依靠,出了村庄两眼一抹黑的农村人,觉得高高在上的他无所不能,遇到困难就去找他,上学、房基地、买化肥……事情层出不穷,乡亲,渐渐成了他背不动的包袱。包袱里,装着浓浓的亲情,也装着无奈和窘迫。

脚步走出去了,面子也宽了,可城市不是他家的。他毕竟不会只手遮天。一次两次无能为力的拒绝,风言风语咬着耳朵传遍了村庄,人们不再去麻烦他,办不成事,招来的不是“忘本”的唾弃,就是“没本事”的奚落。在父亲和奶奶去世后,他抖掉了最后一丝牵挂,一心一意当起了城里人,把工作的城市当做一生的归宿,杨树林从生活中退去,幻化成为心底的一抹风景。

夜里,他总是做梦,梦见自己变轻了,像风筝一样飘着,越飘越高。飘飘缈缈的声音响在脑际,连接起日月,扩展到内心深处。这声音他追了四十年,而今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要回去,一定要回去!”

他期待回去,又害怕回去,以至于踏上杨树林的土地,还像小时候那样,一紧张两只手就不停地来回搓着。

家乡物是人非,物非人非。村庄的人都哪儿去了?我走错了吗?叩问中,全是“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沧桑。村庄变了,凭什么一个出去几十年的人,几乎抖落掉了杨树林的一切,还要求它像老朋友那样站在原地等你?

他定定地辨别找寻。

看到了袅袅升起的炊烟,日光往复穿梭赐予脸上的粗糙,真实淳朴的笑容;听到了那一口认得路的乡音;找到了水泥覆盖了黄土的大街和北街,供销社、学校早已盖成了房子;他闻到了去世父母的气息从寂静黄土的深处传来……

不知道是得到了杨树林的某种暗示,还是感受到了杨树林的意蕴,杨树林的气息从身体各个部位向内渗透。一个漂泊在外的孩子,吟走的回乡的路上,找到了根,重新连接上了,那些从心底抽离的东西,又缓缓地流进心中。

看见当初没有为他们帮上忙的杨婶儿、有才叔,他尴尬地迎上去想解释什么,“回来了?还走吗?”仿佛过去的事情已经被杨树林的风吹走,依旧是宽厚的笑容。

站在老屋前,老屋那么老,和村里的房子格格不入,他庆幸老屋没有变,和奶奶、父亲共同生活的场景一一活络起来了。

外间正对门放着斗柜,桌子上老掉牙的钟咿咿呀呀响了几十年,梁上挂着奶奶的篮子,放学回来就去篮子里寻吃的。母亲去世早,和奶奶住在西间,父亲独自住在东间。报纸粉饰了墙和房顶,躺在炕上看报纸成了一种乐趣。

曾经年少时居住的家,承载了他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片段,院墙早已塌圮,只有老屋倔强地挺立着,老屋不可避免地老了,风雨岁月压弯了它脊梁,房坡上的青瓦,无法平展,即使有瓦松装饰,仍像一口老牙松动,还掉了几颗,早已装点不起门面。院中的石榴树,比之前更繁茂了,火红的石榴一年年替他馈赠着杨树林,想到这里,稍觉心安。

往西走,柿树还在,他少年时在树下读书的模样清晰可见,朗朗的读书声,飘进杨树林村庄每一个家长的心中,转化成教育孩子的呵斥,招来了多少少年的白眼与轻蔑。

再往西,他看到了那片杨树林,那片魂牵梦萦的杨树林,当初的小白杨和他一样老了,但是,又有很多新的小白杨在长大。他的眼睛细细抚触,每一棵树干,每一片树叶,仿佛浸润着泪水,滴滴答答地流进了心里。

如今,他回来了,村庄的人都走了,去了他离开的城里。

村庄从不因人的离开而气馁,也不因人的归来而自豪,无论离开还是归来,村庄都在等待,静静地……

他们终究是会回来的,回来寻找早已淡薄的呼吸,寻找父亲坚实的臂膀,寻找村庄绵密的脚印,寻找与生命血脉相连的根。

终归要回来的,不是吗?
 
作者:王海霞,中小学高级教师。在《老人春秋》《亿隆文学》《安阳日报》《红旗渠》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作品入选《河南教育》《旗帜:红旗渠最美奋斗者人物志》等书籍,出版有长篇历史传记《晚清战神左宗棠》(合著)。(
王海霞/文
投稿郵箱:mishu@188.com Copyright © 2017-2019 unwto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