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球 > 亚洲 >

杭州民政“多代同楼 ”成为养老新模式

来源:世界旅游报 2025-02-13 13:35

元宵节晚上,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的养老楼里,传出阵阵年轻人的欢声笑语。一群居住在这里的年轻人正在与老人们一起包汤圆,一起唱越剧。在杭州正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上班的邱燕,在和老人们一起猜灯谜时,发现有个老爷爷和自己一样在使用最新的DsspSeek时,惊奇地瞪大了眼睛,感叹当下老人们的与时俱进。

据悉,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是一家智慧科技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运营商。为了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他们开始尝试年轻人“服务换住宿”的一石三鸟机制。一是让一部分年轻人通过一些服务项目以低廉的租房价格入住,既解决了年轻人租房成本高问题,又盘活了闲置资源,更重要的是,让老人们享受到年轻人更方便的服务,让他们在生活中增添种种年轻人带来的活力。

杭州市滨江区民政局社会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冷梅认为: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发现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都有很强的精神陪伴需求,子女不能经常来探望,他们很渴望有精神上的慰藉,“多代同楼”可以满足部分老人们的精神陪伴需求:再者,对的现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在租房方面的支出负担较大,“多代同楼”创造了一个公益途径,让愿意陪伴老年人的年轻人减轻负担。

据绿康董事长卓永岳介绍,通过最近几年的尝试,滨江绿康阳光家园内的氛围显著活跃,年轻人开设书法、英语、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帮助入住长者接触新事物,例如90后单婷创办的英语班广受欢迎,长者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此外,年轻人参与陪伴聊天、散步等活动,有效缓解了长者的孤独感。一位长者感慨:“和年轻人在一起,心态都变年轻了!”。  

年轻人通过日常互动成为老人的“忘年交”,甚至被视作家人。“多代同楼”陪伴者小戴,在陪伴独居老人韩叔叔就医时,帮他脱鞋袜的细节让双方建立了深厚的信任,老人称她“比自己的孩子还要亲”。 

90后的祝悦鹏在滨江一家幼儿园当老师,他和其他几位老师、医生还有民警住进了阳光家园养老院。祝悦鹏入住的是一间大约30平方米,设施齐全。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还有个小阳台。他说,“园区不仅有食堂、多功能活动室,而且放眼望去,湖山暮霭、绿植遍园,这不比出租屋强多了?” 入住养老院前,祝悦鹏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作息并不规律:凌晨两三点睡很正常,住进阳光家园后,他不但作息变得规律了,也开始注重养生了。他说,“老人们即便跟你不熟,也会热情地打招呼,而且这里的老人,都很潮,很活泼,我已经交了好几个忘年交。”

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所长董红亚认为:“多代同楼”很受启发,应该着眼于未来,在社区中搭建更多可供老少融合交流的平台,推动年轻人与老年人进行日常化、常态化的互动互助,从而促进代际文化的交融,并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养老生态。 

投稿郵箱:mishu@188.com Copyright © 2017-2019 unwto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